《孟子》是儒家“四書”之一,記錄了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國思想和政治策略。孟軻和孔子一樣,懷著一顆報國救民之心,帶領弟子,周游齊、宋、滕、魏等國,一度任齊宣王客卿。因仁政王道學說不被采用,他很是無奈。晚年,他與弟子萬章等著《孟子》一書。孟子把孔子“仁”的觀念發(fā)展為“仁政”學說。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勸告統(tǒng)治者重民,闡述了儒家重民思想。認定殘暴之君是“獨夫民賊”,人民可以推翻他。孟子反對武力兼并不義戰(zhàn),認為只有“不嗜殺人者”才能統(tǒng)一天下。并極力主張“法先王”,“行仁政”,恢復井田制度,省刑薄賦。
《浩然正氣:孟子詳解》的作者郭慶祥潛心研究《孟子》多年,終于完成對注疏、今譯、解讀、講評,注釋詳實正確,譯文簡潔易懂,解讀理據充分,評價畫龍點睛,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