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藝術理論走向通律論的藝術學

走向通律論的藝術學

走向通律論的藝術學

定 價:¥76.00

作 者: 李心峰 著;仲呈祥 編
出版社: 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藝術學文庫·博導文叢
標 簽: 藝術 藝術理論

ISBN: 9787505989870 出版時間: 2014-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8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李心峰長期致力于藝術基礎理論研究和藝術學學科建設,有關論文影響深廣。《中國藝術學文庫·博導文叢·開放的藝術:走向通律論的藝術學》收入作者李心峰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現(xiàn)在近30年有關藝術基礎理論和藝術學方面的主要論文,按內(nèi)容分為六輯:一、藝術新狀態(tài)與新格局,描述新時期我國藝術格局所發(fā)生的深刻變化、藝術所呈現(xiàn)的新狀態(tài);二、藝術本質(zhì)與功能,是對藝術理論核心問題藝術本質(zhì)與功能的新思考,包括對通律論這一藝術學根本道路以及藝術學方法論的探討;三、藝術理論、藝術批評學、藝術史哲學,是對構(gòu)成藝術學的三大支柱即藝術理論、藝術批評和藝術史的元科學研究;第四、五、六輯分別集中探討了藝術學中三大重要分支學科:比較藝術學、藝術類型學和民族藝術學?!吨袊囆g學文庫·博導文叢·開放的藝術:走向通律論的藝術學》所收論文上及20世紀80、90年代、下至21世紀00、10年代,見證了我國新時期藝術理論和藝術學的發(fā)展歷程,成為該時期我國藝術理論與藝術學所走過道路的一個縮影。

作者簡介

李心峰,本名李新風,北京大學文學博士(文藝學專業(yè))?,F(xiàn)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藝術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主要學術成果:《現(xiàn)代藝術學導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元藝術學》(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藝術類型學》(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中華藝術通史》中《夏商周卷》(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20世紀中國藝術理論主題史》(遼海出版社2005年)等學術著作及大量譯著和論文。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輯 藝術新狀態(tài)與新格局
開放的藝術
藝術格局新變的理論啟示
文學還是藝術的中心嗎
新時期美術思潮尋蹤
戲劇藝術對文學性的輕忽
更好的藝術,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

第二輯 藝術本質(zhì)與藝術功能
藝術本質(zhì)論——從馬克思藝術生產(chǎn)理論看藝術的本質(zhì)
再論從馬克思藝術生產(chǎn)理論看藝術的本質(zhì)——兼與邵建同志商榷
也談超越他律與自律——一種“通律論”的設想
通律論的藝術學研究
藝術功能的獨立性與開放性

第三輯 藝術理論、藝術批評學、藝術史哲學
建設有中國特色藝術理論應做的幾項工作
藝術理論與中國當代
20世紀中國藝術理論史的整理與建構(gòu)
《20世紀中國藝術理論主題史》導言
在精神生活語境中觀照藝術——藝術研究文化視角之我見
藝術學研究“田野方法”隨感
藝術理論應關注藝術語境研究——《藝術語境研究》序
藝術批評:藝術審美理想的調(diào)節(jié)機制
藝術批評的“接受”及其分類藝術批評的描述、解釋與規(guī)范——一種元批評學的構(gòu)想
藝術史哲學初探
20世紀中國藝術史哲學研究

第四輯 比較藝術學
比較藝術學:藝術世界系統(tǒng)聯(lián)系之“橋”
比較藝術學的功能與視界
比較藝術學:現(xiàn)狀與課題
比較藝術學在今日藝術學學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藝術比較研究的嶄新收獲——幾種比較藝術學新著評介

第五輯 藝術類型學
什么是藝術類型學——藝術類型學研究之一
藝術的幾種主要分類——藝術類型學研究之二
藝術風格:作為類型學現(xiàn)象——藝術類型學研究之三
試論藝術的邏輯分類體系
藝術的自然分類體系
文學:作為一種藝術
藝術類型學視野中的攝影文學
《藝術類型學》簡介
20世紀中國藝術理論中的藝術類型學研究

第六輯 民族藝術學
民族藝術學試想/民族藝術學再談
“西方的”不等于“世界的”——關于“民族藝術”的一點思考
人類藝術基因庫與中國少數(shù)民族藝術
中國20世紀學術視野中的“民族藝術”
代跋:加強藝術的基礎理論研究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