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鶴
雕塑的主要出路在室外
民族風格的時代性與現(xiàn)代風格的民族性——城市雕塑創(chuàng)作漫談
新年獨白——我渴望中國的藝術
錢紹武
漫談一筆畫
書法:對世界影響最大的一門傳統(tǒng)藝術
錢紹武答記者問
鑄魂一訪著名雕塑家、畫家、書法家、美術理論家錢紹武先生
附錄:抱真抗俗,賦云得月——訪錢紹武先生
葉毓山
傳統(tǒng)·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雕塑創(chuàng)作體會點滴
朱成
關于“中國圖像建筑文獻館”的對話——朱成(私立)石刻藝術博物館/朱成陳默
在《真實的虛擬》中間的對話——朱成VS張穎川VS師進滇
公共藝術的當代特征——朱成VS陳默(訪談錄)
項金國
“不等于”的啟迪——關于當代雕塑走向的思考
城市雕塑建設管理與運行機制
雕塑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直視英國的雕塑教育
張祖武與湖北雕塑教育
尋求多元文化語境中雕塑藝術的本土語言表達
于世宏
雕塑《李大釗就義》的創(chuàng)作體會——兼談藝術創(chuàng)作中人文精神的探尋和思考
霍波洋
亦山亦水
與眾略有不同——魯美具象寫實雕塑特點之一
多與少
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與藝術形式的創(chuàng)新
陳云崗
城市雕塑規(guī)劃提要
城雕與城市文化
城市雕塑美學論綱提要
美術學院:當代美術軍團的大本營一論學院于當代美術之意義
王子云,中國美術考古的拓荒者
黎明
我創(chuàng)作《崛起》
在轉型中建構——關于首屆廣東雕塑大展
我塑毛澤東——橘子洲大型雕塑青年毛澤東像創(chuàng)作思考
系統(tǒng)與多元——雕塑創(chuàng)作教學的當代要求
附錄:課程范例,材料語言與視覺呈現(xiàn)
鄒文
改革開放中的中國雕塑
城市雕塑:體現(xiàn)人文注入文明
“孔子標準像”是個餿主意
李維祀印象
吳為山
我看中國雕塑藝術的風格特質——論中國古代雕塑的八大類型
我看王朝聞先生的雕塑美學觀
論柬埔寨吳哥窟藝術及其宗教文化特征
雕塑時代——新中國城市雕塑回顧與展望
呂品昌
論陶瓷缺陷肌理的審美品質
空間的突破——20世紀西方現(xiàn)代雕塑概觀
面向21世紀的多元格局——中國當代陶藝創(chuàng)作概觀
東西方文化碰撞下的自主與自由——亞洲當代陶藝發(fā)展策略分析
文思·物語——大陸當代陶藝展策展評述
跋
大家的作品
活動掠影
編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