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中小企業(yè)局域網管理綜述 1
1.1 局域網概述 1
1.1.1 局域網簡介 1
1.1.2 局域網應用 2
1.1.3 局域網的組成 2
1.1.4 局域網拓撲結構 4
1.2 OSI參考模型 8
1.2.1 OSI參考模型概述 8
1.2.2 OSI模型各層功能 10
1.3 TCP/IP協(xié)議和IP地址 13
1.3.1 TCP/IP協(xié)議概述 13
1.3.2 IP地址表示形式 14
1.3.3 合法IP地址分類 14
1.3.4 私有IP地址 15
1.3.5 子網掩碼 16
1.3.6 IP地址分配方式 18
1.4 企業(yè)網絡管理規(guī)劃 19
1.4.1 網絡需求調查 19
1.4.2 網絡拓撲結構 21
1.4.3 運營成本 22
第2章 網絡布線設計與實施 23
2.1 綜合布線設計 23
2.1.1 綜合布線標準 23
2.1.2 綜合布線設計原則 25
2.1.3 綜合布線的設計 26
2.2 布線產品及選型 29
2.2.1 雙絞線 30
2.2.2 光纖和光纜 33
2.2.3 信息插座 34
2.2.4 配線架 35
2.2.5 其他布線產品 36
2.3 光纜布線施工 38
2.3.1 施工要求 38
2.3.2 光纜布線的連接 39
2.4 雙絞線布線施工 43
2.4.1 施工要求 43
2.4.2 布線工具 45
2.4.3 雙絞線布線的實施 47
2.5 網絡布線的測試 50
2.5.1 綜合布線測試標準 50
2.5.2 光纖鏈路測試 52
2.5.3 雙絞線鏈路測試 53
第3章 網絡設備的端口與連接 61
3.1 網絡設備的端口 61
3.1.1 交換機的端口 61
3.1.2 路由器的端口 66
3.1.3 安全設備的端口 67
3.2 網絡設備連接策略 68
3.2.1 交換機連接策略 68
3.2.2 路由器連接策略 70
3.2.3 安全設備連接策略 71
3.3 網絡設備的連接 75
3.3.1 交換機的連接 75
3.3.2 路由器的連接 77
3.3.3 安全設備的連接 79
第4章 網絡設備管理方式與初始化 80
4.1 交換機的管理方式與初始化 80
4.1.1 交換機配置前的規(guī)劃 80
4.1.2 交換機的配置源與管理端口 82
4.1.3 交換機的配置方式 89
4.1.4 配置信息準備 91
4.1.5 CLI命令行及使用 92
4.1.6 指定端口、VLAN、MAC和IP 96
4.1.7 圖形界面初始化配置 98
4.1.8 對話式初始化配置 101
4.1.9 CLI命令初始化配置 103
4.2 路由器的管理方式與初始化 106
4.2.1 路由器配置前的規(guī)劃 106
4.2.2 路由器的外部配置源 107
4.2.3 路由器的配置接口 108
4.2.4 路由器與配置終端設備的連接 108
4.2.5 路由器的配置方式 109
4.2.6 路由器初始配置規(guī)劃 110
4.2.7 使用設置命令工具初始配置 110
4.2.8 使用命令行工具手工初始配置 113
4.2.9 使用Cisco CP Express初始配置 115
4.3 安全設備的管理方式與初始化 126
4.3.1 安全設備的配置接口 126
4.3.2 命令行初始化 127
4.3.3 Cisco ASDM初始化 128
第5章 配置和管理交換機 130
5.1 基本配置和管理任務 130
5.1.1 配置主機名和管理地址 130
5.1.2 清除配置 131
5.1.3 系統(tǒng)文件與配置文件管理 132
5.2 配置二層接口 134
5.2.1 二層以太網接口默認配置 134
5.2.2 配置端口復用 135
5.2.3 端口基本配置 136
5.2.4 配置端口組 137
5.2.5 宕掉并重啟接口 138
5.3 劃分與配置VLAN 139
5.3.1 配置VTP 139
5.3.2 配置VLAN 141
5.3.3 配置VLAN Trunk 144
5.4 STP配置 147
5.4.1 STP概述 147
5.4.2 配置Spanning-Tree 148
5.5 SVI接口概述與配置 149
5.5.1 SVI接口概述 149
5.5.2 配置SVI接口 149
5.6 三層交換機基本配置 150
5.6.1 配置三層接口 151
5.6.2 配置靜態(tài)路由 152
5.6.3 配置DHCP中繼 153
5.7 配置訪問控制列表 155
5.7.1 訪問控制列表概述 155
5.7.2 創(chuàng)建并應用IP訪問控制列表 157
5.7.3 創(chuàng)建并應用端口訪問控制列表 162
5.7.4 創(chuàng)建并應用VLAN訪問控制列表 163
5.8 配置SPAN和RSPAN 164
5.8.1 SPAN和RSPAN簡介 164
5.8.2 配置本地SPAN 166
5.8.3 配置RSPAN 167
第6章 配置和管理路由器 171
6.1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171
6.1.1 IP協(xié)議配置原則 171
6.1.2 配置主機名和密碼 172
6.1.3 配置快速以太網接口 172
6.1.4 配置同步串行接口 173
6.2 配置廣域網接口 174
6.2.1 接口一般配置 174
6.2.2 同步串口配置 176
6.3 配置邏輯接口 178
6.3.1 配置Loopback接口 178
6.3.2 配置NULL接口 179
6.3.3 配置Tunnel接口 179
6.4 配置靜態(tài)路由 181
6.4.1 靜態(tài)路由概述 181
6.4.2 配置LAN方式接入Internet 182
6.5 配置NAT 183
6.5.1 NAT的實現方式 183
6.5.2 配置靜態(tài)NAT 184
6.5.3 配置動態(tài)NAT 185
6.5.4 配置端口地址復用 187
6.5.5 配置NAT方式接入Internet 188
6.6 配置動態(tài)路由 189
6.6.1 配置OSPF 189
6.6.2 配置EIGRP 194
第7章 無線網絡的搭建與管理 199
7.1 無線局域網概述 199
7.1.1 IEEE 802.11系列標準 199
7.1.2 IEEE 802.16a標準 200
7.1.3 無線網絡安全技術 201
7.2 無線網絡組件 202
7.2.1 無線網卡 202
7.2.2 無線AP 202
7.2.3 無線路由器 203
7.2.4 無線天線 204
7.2.5 無線局域網控制器 204
7.3 無線網絡模式與適用場景 205
7.3.1 對等無線網絡 205
7.3.2 獨立無線網絡 206
7.3.3 接入以太網的無線網絡 206
7.3.4 無線漫游的無線網絡 207
7.3.5 點對點和點對多點的無線網絡 208
7.4 搭建補充型無線網絡 208
7.4.1 無線AP初始化 209
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