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第一章 社會變革之際的舞蹈啟蒙(1900-1936)
概述
第一節(jié) “五四”感召
第二節(jié) 西舞東漸
一、走出國門的第一舞人
二、西方舞蹈藝術的最初傳入
第三節(jié) 學堂舞步
一、學堂歌舞的興起
二、兒童歌舞的萌芽
第四節(jié) 舞壇踏歌
一、影戲之舞的初試
二、戲曲之舞的延展
三、早期歌舞剛體的拓建
第五節(jié) 藝術先驅
一、吳曉邦舞蹈藝術道路的艱辛起步
二、紅色根據地上的舞蹈火炬
三、三大赤色跳舞明星
第二章 民族獨立解放道路上的舞蹈號角(1937-1949)
概述
第一節(jié) 救亡之聲
一、抗日根據地的救亡舞蹈
二、敵占區(qū)和大后方的困防之聲
第二節(jié) 民族舞步
一、延安新秧歌運動的勃興
二、新舞蹈藝術運動旗幟
三、戴愛蓮與民族舞蹈藝術的方向
四、康巴爾汗舞蹈藝術的魅力
五、圍統(tǒng)區(qū)民族舞蹈的建沒
第三節(jié) 舞劇之萌
第四節(jié) 黎明曙光
一、內蒙古東北等解放區(qū)的舞蹈活動
二、秧歌進城的文化意義
第三章 新中國舞蹈的格局初創(chuàng)(1949-1953)
概述
第一節(jié) 新中國成立之舞
一、舞蹈藝術工作的全新地位
二、戰(zhàn)時管理體制向國家管理體制的轉軌
三、新中國成立之初的舞蹈創(chuàng)作
四、賈作光與舞蹈藝術的方向
第二節(jié) 藝術啟蒙
一、舞蹈干部的培訓教育
二、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舞蹈理論建設和舞蹈刊物
第四章 民族舞蹈的藝術奠基(1954-1964)
概述
第一節(jié) 院校興建
一、北京舞蹈學校的問世 .
二、舞蹈教育目標與舞種分類的構建
第二節(jié) 蘇聯(lián)舞蹈藝術的深刻影響
第三節(jié) 四門開泰
一、升華民間舞
二、新創(chuàng)古典舞
三、學習芭蕾舞
四、建立軍旅舞
第四節(jié) 舞劇奠基(1949-1964)
一、小型舞劇的興起
二、大型民族舞劇的初盛
三、大型芭蕾舞劇的經典
四、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創(chuàng)造
第五節(jié) 時代舞風
一、群眾舞蹈活動的興盛
二、天馬工作室的探索
三、舞蹈藝術史論的建設
四、“三化”方向的倡導
第五章 政治風云中的舞風畸變(1965-1972)
概述
第一節(jié) 山雨疾風
第二節(jié) 樣板芭蕾
第六章 時代巨變中的舞蹈復蘇(1973-1977)
概述
第一節(jié) 藝術不滅
一、《沂蒙頌》
二、《草原兒女》
三、其他舞蹈、舞劇作品
第二節(jié) 浩劫將了
第三節(jié) 劫后重生
第七章 民族復興中的藝術激情(1978-1989)
概述
第一節(jié) 重溫古典
一、仿古舞之風起
二、古典舞之復興
三、芭蕾舞之新生
第二節(jié) 情系民風
一、民舞文化的蘇醒
二、風情歌舞的潮起
第三節(jié) 高歌軍旅
第四節(jié) 借鑒現(xiàn)代
第五節(jié) 本體探討
一、觀念更新和舞蹈本體的討論
二、舞蹈語言風格的破戒
三、舞蹈主體意識的覺醒
四、舞蹈美學思想的熱議
第六節(jié) 群星璀璨
一、個人舞蹈遁噲的鼎盛時代
二、群眾舞蹈活動的蓬勃發(fā)展
三、從會演、調演到舞蹈比賽的體制之變
第八章 經濟騰飛下的舞劇豐收(1979-1989)
概述
第一節(jié) 名著新語
第二節(jié) 原創(chuàng)之花
一、民族舞劇的原創(chuàng)豐收
二、芭蕾舞劇的原創(chuàng)突破
第三節(jié) 現(xiàn)代主張
第九章 激情時代的主體彰顯(1990-2000)
概述
第一節(jié) 時代舞潮
一、傳統(tǒng)舞種的藝術新花
二、當代舞的歷史命名
三、中國現(xiàn)代舞的本土整合
四、原生形態(tài)的文化保護
第二節(jié) 精英力量
第三節(jié) 舞劇大潮
一、傳統(tǒng)文化的深度挖掘
二、現(xiàn)實生活的細膩刻畫
第四節(jié) 學術建構
一、中國舞蹈學的歷史崛起
二、舞蹈學建設的主要成就
百年中國舞蹈史大事記(1900-2000)
全國各類專業(yè)舞蹈比賽獲獎名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