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TBI)
第1章 老齡化社會TBI發(fā)生現狀及預防進展
第2章 神經創(chuàng)傷:低、中等收入國家新出現的流行病
第3章 爆炸引起的TBI和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
第4章 輕度TBI的心理影響:性質及治療
第5章 診斷和識別白質損害的神經影像技術進展
第6章 創(chuàng)傷后腦代謝監(jiān)測的新進展
第7章 微透析監(jiān)測TBI神經化學改變的潛在應用和局限性
第8章 兒童和成人TBI的代謝和治療差異:臨床護理和亞低溫治療意義
第9章 應用生物標志物診斷和評估TBI
第10章 輕、重度TBI動物模型:過去30年研究結果
第11章 小兒腦損傷機制:動物模型帶來的年齡相關性啟示
第12章 創(chuàng)傷性軸索損傷的復雜性
第13章 腦外傷后腦內炎癥:繼發(fā)性損害與修復過程
第14章 TBI中NMDA受體作用的爭議
第15章 腦損傷的可塑性及恢復能力
第16章 TBI臨床試驗的設計與分析
第17章 未來TBI患者的治療前景:去骨瓣減壓術、低溫和促紅細胞生成素
第二部分 創(chuàng)傷性脊髓損傷
第18章 創(chuàng)傷性脊髓損傷的全球流行病學
第19章 脊柱損傷的分類和固定手術
第20章 脊髓損傷:減壓手術治療的病理生理學和前景
第21章 建立與人類狀況相匹配的脊髓損傷模型
第22章 脊髓損傷后神經突生長的髓鞘抑制因素
第23章 炎癥在脊髓損傷中的作用
第24章 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
第25章 移植和藥物結合行為訓練對慢性脊髓損傷恢復的作用
第26章 中樞神經系統(tǒng)損傷患者進行運動訓練的機會與限制
第27章 脊髓損傷治療中的體溫管理和低溫療法
第28章 脊髓損傷的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