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義何在?雖然明清婦女不能在廟堂之上建功立業(yè),但她們同樣也關注著人生的不朽?!杜又恍啵好髑鍟r期的女教觀念》從女教、女學及婦女啟蒙三個方面逐一考察明清時期女教傳統(tǒng)之衍變和才女文化之興盛,并反思清末民初的婦女啟蒙觀念及其在國家民族話語中的變奏。明清女教極力把婦女納入到整飭家庭秩序、鞏固王化基礎的社會系統(tǒng)中,無論是女教書的條文,還是文人撰寫的婦女墓志碑文,都充斥著對婦道母德的頌揚。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閨秀才女雖以婦道母德為行為尺規(guī),但仍不懈地追求女學。她們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陶冶情操、發(fā)古今之幽思,并通過著作昭示其責任意識和“不朽”觀。這一力量的蓄積正是晚清男女平權運動萌發(fā)的遠因,嘉道以降,女教和女學受西學東漸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化,冰心、蘇雪林、丁玲等一大批新知識女性向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