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與研究文庫(第3卷):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是對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的成果。作為已經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工作14年的專業(yè)教師,筆者對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和教學方法、心理咨詢工作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和思考。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應進行多視角的考察和研究,既要看到其心理問題和心理困惑的一面,也要看到其積極進步的一面,對其正常和積極的一面也要做深入的研究,比如對其自我狀態(tài)和人際交往的心理等方面進行研究。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根源在于家庭,不良的家庭教育,比如苛刻、忽視、家庭暴力、父母的不道德行為等對子女的心理健康有著嚴重的消極影響,高等院校要建立與家庭聯(lián)合的心理支持系統(tǒng),家庭應承擔起對嚴重心理問題大學生的“再養(yǎng)育”功能。當然,不良的家庭教育與社會大環(huán)境有關,社會與學校也有使大學生心理問題增多的不良因素。高等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應注重對大學生心理學理論的教育,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僅僅當成是基本知識的獲得和行為技能的訓練,消除心理教育是學習“讀心術”、是“做游戲”、“心理學僅僅是測量”等誤區(qū),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系統(tǒng)化、理論化,使其成為大學生終身受益的學科。據(jù)此,心理健康教育在方式和方法上要有所創(chuàng)新。另外,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亟待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咨詢工作和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有待進一步提高,心理危機干預要從預防人手,提高大學生處理情緒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情感、人際關系等方面及時解決日常問題和困惑,以免問題積壓陷入心理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