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既判力理論的基礎性問題
第一章 既判力的概念
一、既判力概念的淵源
二、既判力概念的解讀
第二章 既判力的根據和本質
一、既判力的根據
二、既判力的本質
第三章 既判力的效力、功能、理論基礎和意義
一、既判力的效力
二、既判力的功能
三、既判力的理論基礎和意義
第四章 既判力理論在民事訴訟司法實踐中的適用
一、既判力理論在民事訴訟司法實踐中適用存在的困境
二、既判力理論在民事訴訟司法實踐中適用存在困境的原因分析
三、擺脫既判力理論在民事訴訟司法實踐中適用存在困境的合理途徑
第二部分 既判力的構成要件和裁判形式
第五章 既判力的構成要件
一、必須是確定判決
二、一般應具有“三同性”
第六章 既判力的裁判形式
一、判決的既判力問題
二、裁定的既判力問題
三、法院調解的既判力問題
四、法院決定、命令、通知的既判力問題
五、仲裁裁決和公證執(zhí)行證書的既判力問題
第三部分 既判力的范圍
第七章 既判力范圍的一般理論
一、確定既判力范圍的意義和應考慮的因素
二、既判力范圍的維度
第八章 既判力的客觀范圍
一、既判力的客觀范圍原則上限于判決主文
二、部分請求訴訟的既判力問題
三、判決理由既判力問題的傳統理論
四、既判力客觀范圍的擴張
五、訴訟上抵銷的既判力問題
六、民事判決與行政判決既判力客觀范圍的比較
第九章 既判力的主觀范圍
一、既判力主觀范圍的概念和價值
二、既判力主觀范圍的基本界限
三、既判力主觀范圍與實體從屬關系第三人
四、既判力主觀范圍擴張的一般原理
五、既判力主觀范圍擴張的具體情形
六、民事判決與行政判決既判力主觀范圍的比較
第十章 既判力的時間范圍
一、既判力時間范圍的概念、作用和意義
二、確定既判力時間范圍的一般原則
三、既判力時間范圍的特殊情形
四、民事判決與行政判決既判力時間范圍的比較
第十一章 既判力的范圍與訴訟標的
一、訴訟標的的概念及訴訟標的理論對既判力范圍的影響
二、訴訟標的理論的不同學說與既判力的范圍
三、法國法、英美法對訴訟標的與既判力范圍相關問題的處理
四、我國訴訟標的理論與既判力范圍關系的探討
第四部分 既判力與民事訴訟再審程序
第十二章 既判力理論與民事訴訟再審程序的關系
一、既判力理論對民事訴訟再審程序具有制約作用
二、民事訴訟再審程序具有補正不公正既判案件的功能
三、既判力理論與民事訴訟再審程序價值取向的相互滲透和協調統一
第十三章 既判力視角下民事訴訟再審程序進一步改革的基本問題
一、正確地把握民事訴訟再審程序改革的基本方向
二、科學地確定民事訴訟再審程序改革的指導思想
三、合理地平衡民事訴訟再審程序的功能定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