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國王朝內爭實錄:寵位廝…
02晉綏日報(全十冊)
03再回1949
04武漢大學圖書館館藏晚清名…
05明末清初那些年
06砥礪征途革命歷史景點故事…
07藏書包里的極簡中國歷史故…
08近代西方人探查中國西南地…
09毛澤東批注《二十四史》:…
10細說中國史 倡文偃武之宋…
李俊福,陳毓主編
暫缺簡介...
可購
曾忠恕,李軍曉主編
本書分為上、下兩卷:上卷重于人物, 展示風云人物謎中之謎; 下卷偏于史事,…
劉西堯著
本書夾敘夾議,娓娓道來,如摯友間的促膝夜話,沒有任何渲染和夸張飾,作者無…
鄭鋼嶺,郭燕修主編
《帝王百態(tài)》內容包括:燧人氏教人鉆木取火、伏羲氏用八卦治理天下、神農氏嘗…
(清)董含撰;致之校點
《三岡識略》為董含居鄉(xiāng)所著筆記,據其凡例,系隨年紀錄聞見之事,始于順臺元…
(英)普特南·威爾(Putnam Weale)著…
英國人普特南·威爾生于中國,后在中國海關任職,1902年任英國報紙駐北京…
葛劍雄主編;吳松弟著
國家新聞出版署“九五”規(guī)劃重點圖書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
王先明著
一百年的歷程,一百年的滄桑。歷史大轉折中激蕩的風雷,將永遠震撼人們的心靈…
陳壽
《三國志》與《史記》《漢書》《后漢書》合稱“前四史”,而《三國志》的成書…
可讀可購
(清)紀昀總纂
此次整理以中華書局1965年影印本為底本,改為橫排簡化字、新式標點。在繁簡互…
侯且岸著
奉獻給讀者的這部書,記錄著我近十多年以來的學術發(fā)展理路,凝聚著我的學術思…
羅宗真主編
本書介紹了魏晉南北朝時代的文化,包括規(guī)整定制的都城、等級森嚴的陵墓、蓬勃…
(清)楊光先等撰;陳占山校注
包括楊光先撰寫的《不得已》,利類思撰寫的《不得已辯》,南懷仁撰寫的《歷法…
柳詒徵著
本書共分10章,將傳統史學的理論與史學方法重新整理,在解釋自成一格,是一本…
(南朝宋)范曄 校點:張道勤
《后漢書》是我國古代史學名著之一,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
班固
《漢書》成書于后漢和帝時,前后歷時三四十年。班固世代為名家望族,家多藏書…
(泰)黎道綱著
古代漢籍中,泰國地名的今釋歷來是泰國歷史研究的一個難點,也是中外學者爭論…
烏蘭
本書旨在以科學的方法整理、研究《蒙古源流》,進而促進明代蒙古史的研究,以…
(清)汪中撰;戴慶鈺,涂小馬校點
《述學》所收之文,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為辭章之文,二為學術之文。《述學》自…
皇甫枚,李翱撰
這套書能起到一種基本資料的作用。讀者在這里,不大可能發(fā)現新潮奇思、時論近…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
本書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的文史資料匯編,記述了從清朝末年到全…
陳登原著;陳克艱重新標點
《國史舊聞(第2冊)(上中下)》共三冊。其內容貫穿了一部中國通史,每一個…
王家范著
文化傳統中有些東西是可以超越時空,一直光照后世的。例如,我國史學的開山祖…
(唐)吳兢編著;王貴標點
《貞觀政要》系“隨事載錄”而成,凡10卷40篇,約8萬字。它以君道、政體、任…
劉又辛,方有國著
作者對漢字的源流演變作了實質性的分析研究,把漢字的歷史劃分成三個階段,即…
董治安主編
我國古代修史,歷來有重視為人物立傳的傳統。太史公司馬遷撰《史記》,首創(chuàng)「…
路遇,滕澤之編著
本書系國家社科基金資助項目。主要是研究中國人口發(fā)展歷史的全過程。從遠古迄…
陳光主編
《中國歷代帝王年號手冊》共收集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
李健編著
它完整記錄了新中國三代領導人叱咤風云、領航掌舵的重大舉措,經歷起伏跌宕、…
張福興編著
第一章“夾攻中奮斗”汪精衛(wèi)提出‘快攻中奮斗”,欲同蔣介石一爭高低,但他所…
梁啟超著
我國傳統史學有重視“考信”的傳統。至清代樸學盛行,學者對于如休搜集材料、…
鄭鋼嶺,郭月利主編
本書是稗海拾趣中的一冊,書中以歷史為序,收入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宦海風波。有…
王大有著
本書是中華上古民族編年史綱,總言三皇五帝諸祖先諸氏族締造中華文明的歷程?!?/p>
侯建明主編
本套書將上古至近代的中國歷史,按時代變遷的順序編寫,分遠古夏商周、秦漢魏…
岑仲勉著
本書內容包括:“隋楊之先世及其統一”、“煬帝之窮奢極欲”、“李唐之先世及…
趙志忠著
《清王朝與西藏》將滿學與藏學相結合,詳細論述了清朝對西藏長達二百多年的有…
郭沫若著
二十世紀已經過去,中國歷史學經歷了一個變革創(chuàng)新的世紀,興旺豐收的世紀,興…
本書是中華上古文明史綱,包括闡述中華文明奠基時代三皇五帝諸祖先,締造的中…
本書所選的26篇文章,絕大多數都是清室或接近清室的人士親自撰寫的,而且多系…
林耀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