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Ⅰ 政治文明歷程
第一單元 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
第1課 夏商制度與西周封建4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4
二、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4
第2課 大一統(tǒng)與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6
一、秦朝的統(tǒng)一6
二、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7
三、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8
第3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8
一、三省六部制8
二、選官制度9
三、監(jiān)察與諫議制度10
第4課 專制集權的不斷加強10
一、漢至元專制集權的發(fā)展10
二、明清時期皇權的不斷加強13
第二單元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政治制度
第5課 愛琴文明與古希臘城邦制度19
一、古希臘城邦發(fā)展的原因與表現19
二、古希臘城邦的形態(tài)和主體19
三、古希臘城邦的政體19
第6課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20
一、雅典的民主政治歷程20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及體現20
三、雅典民主的意義與局限21
第7課 古羅馬的政制與法律21
一、羅馬的共和制與帝制21
二、古羅馬的法律22
三、對羅馬法的評價22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體的建立
第8課 英國的制度創(chuàng)新27
一、《權利法案》27
二、責任內閣制的形成27
第9課 北美大陸上的新體制28
一、1787年聯邦憲法的制定28
二、聯邦制的形成和鞏固29
三、兩黨制30
第10課 歐洲大陸的政體改革30
一、法國共和制的確立30
二、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31
三、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32
第四單元 內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
第11課 綜合探究:伏爾泰對英國政體的評論33
第12課 鴉片戰(zhàn)爭38
一、鴉片戰(zhàn)爭38
二、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39
第13課 太平天國運動40
一、太平天國運動的經過40
二、《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41
三、對太平天國運動的認識42
第14課 從中日甲午戰(zhàn)爭到八國聯軍侵華42
一、中日甲午戰(zhàn)爭42
二、義和團運動43
三、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43
第15課 辛亥革命44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及條件44
二、武昌起義45
三、中華民國的建立和封建帝制的終結45
四、辛亥革命的評價及啟示46
第16課 五四愛國運動47
一、巴黎和會的召開47
二、五四運動48
三、五四運動的性質及精神48
第17課 綜合探究:探索中國近代政體變革的艱難歷程48
第五單元 馬克思主義的產生、發(fā)展與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
第18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53
一、空想社會主義思潮53
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53
三、巴黎公社54
第19課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55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55
二、十月革命55
三、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56
第20課 新民主主義革命與中國共產黨57
一、中國共產黨的成立57
二、國共第一次合作與國民革命58
三、工農武裝割據59
四、紅軍長征、遵義會議與西安事變60
五、抗日戰(zhàn)爭61
六、重慶談判63
七、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63
第六單元 中國社會主義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
第21課 新中國的政治建設68
一、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召開68
二、1954年憲法的頒布69
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70
四、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xié)商制度
70
五、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71
第22課 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曲折發(fā)展72
一、“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破壞72
二、新時期的民主法制建設72
三、基層民主選舉72
第23課 祖國統(tǒng)一的歷史潮流73
一、“一國兩制”偉大構想73
二、香港、澳門回歸祖國73
三、海峽兩岸關系的新發(fā)展74
第七單元 復雜多樣的當代世界
第24課 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78
一、雅爾塔體系的確立78
二、“冷戰(zhàn)”的興起與影響78
三、“冷戰(zhàn)”中的“熱戰(zhàn)”79
第25課 世界多極化趨勢80
一、歐洲共同體80
二、日本的崛起80
三、不結盟運動81
第26課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國外交82
一、新中國成立初期三大外交政策82
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82
三、日內瓦會議83
四、萬隆亞非會議83
五、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84
六、中美關系正?;?4
七、中日邦交正?;?5
八、新時期的外交成就86
第27課 跨世紀的世界格局86
一、蘇聯解體與兩極格局瓦解86
二、當今世界的總體局勢與地區(qū)沖突87
三、多極化趨勢加強87
全真試題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