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一般工業(yè)技術納米科學與技術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納米技術標準

納米科學與技術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納米技術標準

納米科學與技術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納米技術標準

定 價:¥80.00

作 者: (美)穆拉紹夫,霍華德 編 葛廣路 等譯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工業(yè)技術 一般工業(yè)技術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30387769 出版時間: 2013-1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31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納米科學與技術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納米技術標準》詳細介紹納米技術的名詞術語、測量表征、性能評價、健康安全等領域的標準制定最新動態(tài)、納米標準物質與標準樣品研制,以及納米計量的研究現(xiàn)狀等,并展望納米標準的發(fā)展趨勢。全書共分10章:第1章,導論;第2章,納米技術術語與命名的現(xiàn)有觀點;第3章,納米尺度標準物質;第4章,納米尺度計量學及對新技術的需求;第5章,性能標準;第6章,工業(yè)應用領域納米技術表征與測量的標準化動態(tài);第7章,表征與降低納米材料風險的測量標準制定含義;第8章,納米材料毒性:新出的標準與支持標準制定的工作;第9章.健康與安全標準;第10章,納米技術標準與國際法律方面的思考。本書可供從事納米技術應用研究與市場開發(fā)的科研人員、納米技術企業(yè)管理人員及相關監(jiān)管人員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納米科學與技術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納米技術標準》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譯者序
序言
第1章 導論
1.1 引言
1.2 標準的歷史
1.2.1 社團標準制定
1.2.2 國家標準制定
1.2.3 國際標準制定
1.2.4 全球性標準制定
1.2.5 納米技術標準顯現(xiàn)的發(fā)展
1.3 結論
參考文獻
第2章 納米技術術語與命名的現(xiàn)有觀點
2.1 引言
2.2 術語
2.2.1 來自非標準制定組織的說法
2.2.2 ASTM國際
2.2.3 ISO/TC 229
2.2.4 術語的結論性評述
2.3 命名法與納米技術
2.3.1 命名法為什么對標準有用?
2.3.2 命名的挑戰(zhàn)
2.3.3 標準制定組織和納米技術命名法
2.3.4 得到認可的化學命名團體總覽
2.3.5 其他概念
2.3.6 納米技術命名系統(tǒng)的可能參數(shù)
2.3.7 表征與名稱的區(qū)別
2.3.8 命名法的未來方向
2.4 結束語
參考文獻
第3章 納米尺度標準物質
3.1 引言
3.1.1 標準物質的應用日益增加
3.1.2 術語“納米尺度”
3.1.3 納米技術需要標準物質
3.1.4 本章的結構
3.2 標準物質生產(chǎn)和應用的一般性問題
3.2.1 ISO/REMCO的角色
3.2.2 標準物質
3.2.3 有證標準物質
3.2.4 有證和無證標準物質的不同應用
3.3 與納米尺度標準物質相關的關鍵問題
3.3.1 “被測量”定義
3.3.2 溯源性聲明
3.3.3 實驗室資質
3.3.4 均勻性和穩(wěn)定性
3.4 納米技術RM范例
3.4.1 納米尺度標準物質的應用領域
3.4.2 現(xiàn)有的納米尺度RM數(shù)據(jù)庫
3.4.3 納米顆粒尺寸分析RM
3.4.4 薄膜厚度測量RM
3.4.5 化學對比成像RM
3.4.6 表面形貌測量RM
3.4.7 表面積測量RM
3.4.8 粉體多孔性測量RM
3.4.9 碳納米管表征RM
3.5 當前發(fā)展和未來趨勢
3.5.1 納米RM所面臨的科學挑戰(zhàn)
3.5.2 實驗室認可和監(jiān)管
3.5.3 合作
參考文獻
第4章 納米尺度計量學及對新技術的需求
4.1 引言
4.2 國際合作
4.3 測量不確定度評估
4.4 計量和工業(yè):以長度校準為例
4.5 當前使用計量的關鍵要素
4.6 冗余及重復
4.7 當前進展和趨勢
參考文獻
第5章 性能標準
5.1 性能測試的預期標準化對納米技術成功工業(yè)化的支持: 總體框架
5.1.1 為何需要性能標準?
5.1.2 先期標準化
5.1.3 納米技術標準和現(xiàn)行標準
5.2 如何建立完整的增值鏈/供應鏈的標準
5.2.1 質量和過程管理
5.2.2 作為直接和間接性能參數(shù)的關鍵控制特性,及其在質量管理體系中的角色
5.2.3 確定KCC的質量功能展開方法
5.3 納米電子學標準化:最初的步驟與實踐經(jīng)驗
5.3.1 微電子工業(yè):高質量標準和高創(chuàng)新率
5.3.2 安全性方面:潔凈間技術、少量納米材料、納米組件封裝
5.3.3 迄今為止的經(jīng)驗:IEC/TC 113中的現(xiàn)有項目
5.4 未來發(fā)展
5.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6章 工業(yè)應用領域納米技術表征與測量的標準化動態(tài)
6.1 引言
6.2 包括納米管在內的工程納米材料的測量/表征標準化(ISO/TC 229/WG 2在納米技術領域的活動)
6.2.1 代表性的工程納米材料
6.2.2 MWCNT表征的標準化
6.2.3 SWCNT的表征的標準化
6.2.4 其他工程納米材料的表征標準化的必要性
6.3 用于納米涂層/結構測量的分析技術的標準化(ISO/TC 201關于表面化學分析的活動)
6.3.1 為將表面化學分析用做表征納米涂層/結構的表面和界面性質的工具的ISO/TC 201標準化
6.3.2 ISO/TC 201/SC 9中的SPM的標準化
6.3.3 ISO/TC 201發(fā)布的納米涂層/結構表征方面的國際標準的潛在用途
6.3.4 ISO/TC 201正在進行中的納米結構材料的表征項目
6.4 其他標準組織的應用測量
6.4.1 關于測量和表征的文件標準的國際研討會
6.4.2 ISO/TC 24/SC 4的活動(顆粒表征標準化)
6.4.3 IEC/TC 113
6.4.4 CEN/TC 352
6.4.5 ASTM國際的E42和E56委員會
6.4.6 IEEE納米技術標準工作組
6.5 結論
6.5.1 從納米材料到納米中間體表征的標準化
參考文獻
第7章 表征與降低納米材料風險的測量標準制定含義
7.1 引言
7.2 風險范式
7.3 納米技術標準的發(fā)展
7.4 測試標準與風險范式的關聯(lián)
7.4.1 粉體中納米物體的含量
7.4.2 金屬氣溶膠吸入標準
7.4.3 納米材料中內毒素的量化
7.5 總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納米材料毒性: 新出的標準與支持標準制定的工作
8.1 引言
8.2 納米毒理學的國際性工作
8.2.1 OECD
8.2.2 ISO納米技術委員會
8.2.3 ASTM國際
8.3 毒性試驗的驗證需求和試驗驗證工作
8.3.1 毒性試驗的驗證需求
8.3.2 支持毒理學測試和標準制定的工作
8.4 未來
8.4.1 何處需要標準: 未來的機會
8.4.2 協(xié)調和標準的作用
8.4.3 納米毒理學國際合作的未來
參考文獻
第9章 健康與安全標準
9.1 引言
9.2 接觸限值
9.3 危害告知
9.3.1 材料安全數(shù)據(jù)表
9.3.2 標簽
9.3.3 全球協(xié)調體系
9.4 風險緩解
9.4.1 職業(yè)指南
9.4.2 環(huán)境和消費者指導
9.4.3 綜合風險管理架構
9.5 行動守則
9.6 未來方向
9.6.1 趨勢和展望
9.6.2 基于表現(xiàn)的納米技術風險管理項目
9.6.3 全球健康和安全標準制定的協(xié)調
9.7 結論
參考文獻
第10章 納米技術標準與國際法律方面的思考
10.1 引言
10.2 標準不是法律
10.3 標準和政府決策
10.4 標準和知識產(chǎn)權
10.5 標準和公司交易
10.6 標準與環(huán)境健康和安全規(guī)章
10.7 標準和消費者
10.8 標準和國際貿易
10.9 標準和風險管理
10.10 當標準比法律更加嚴格時
10.11 將納米技術標準納入法律結構
10.12 結論
附錄 術語和縮略詞表
索引
彩圖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