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數(shù)民族審美文化叢書:彝族審美文化》從探測彝族歷史起源和宗教信仰入手,試圖通過“深描”的方式去發(fā)掘彝族審美文化的深層內涵,對蘊藏在其宗教、民俗、文學、音樂、舞蹈、服飾、繪畫等方面的審美特性,做一次較為系統(tǒng)的梳理和辨析,希望讀者能通過該書對彝族的審美文化有一個既全面又微觀地了解與把握。彝族作為中國西南邊陲頗有特色的民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語言,有獨特的民族創(chuàng)世史詩,在歷史的各個階段都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彝族有獨特的民俗和禮儀,在其儀式化的形式中包含了其宗教、哲學及美學的內涵。彝族的敘事詩《阿詩瑪》作為一個民族的寓言式的作品,是彝族豐美的民間文學的結晶。彝族各支系萬紫千紅的民族服飾是其民族愛美、尚美的最直觀的體現(xiàn)。彝族的音樂、舞蹈、繪畫等藝術形式,具有典型的南方民族藝術的風采。彝族的審美文化在容納其他民族的藝術的同時,也在許多方面對其他民族藝術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彝族審美文化如同她的火把節(jié)一樣,以一種濃烈而驚艷的文化姿態(tài)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