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心理與心理健康教育文庫(35):犯罪心理學》的主要內容分為四個部分:1.第一部分是緒論,即在第章對犯罪、犯罪人、犯罪心理學等相關概念做出了界定和辨析,并舉例說明了犯罪心理學的具體研究目標和任務,還特別討論了犯罪心理學研究的難點和特點、犯罪心理的研究層面以相關的研究取向和方法。2.第二部分是討論影響犯罪的生物、心理、社會因素,其中第二章從遺傳學、神經影像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的角度逐一介紹影響犯罪行為的生物學因素;第三章主要介紹犯罪人的動機、信念等個性傾向性特征,論述了犯罪的人格與認知理論;第四章介紹犯罪的社會心理學理論,分別從情境因素和社會風險因子的角度解析犯罪成因。3.第三部分討論了幾種主要的犯罪類型,其中第五章闡釋了青少年犯的特點,總結了青少年犯罪的可能路徑,并梳理了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品行障礙等兒童青少年期精神疾患與犯罪的關系;第六章闡述了暴力犯罪的概念、類型以及與暴力相關的心理學理論,并重點介紹了精神病態(tài)與家庭暴力;第七章主要介紹其他類型的犯罪心理,分別概述了財產犯罪、性犯罪、毒品犯罪和網絡犯罪的含義、現狀和特點,對各類犯罪人的犯罪心理進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