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哲學理論海德格爾的存在哲學

海德格爾的存在哲學

海德格爾的存在哲學

定 價:¥29.80

作 者: (德)海德格爾(Heidegger,M.)著 唐譯 譯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叢編項: 外國哲學名家叢書
標 簽: 哲學/宗教 哲學理論與流派

ISBN: 9787553420370 出版時間: 2013-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4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外國哲學名家叢書:海德格爾的存在哲學》根據(jù)海德格爾思想中最具有代表性、實用性、啟迪性的作品編譯而成,包含存在與時間、路標、林中路、人、詩意的棲居等,力求給讀者提供一個了解海德格爾主要思想的精華讀本。

作者簡介

  海德格爾,出生于德國巴登邦梅斯基爾希。1903~1906年在康斯坦茨人文中學讀書。17歲時,進入弗萊堡人文中學就讀。在此期間,他對“存在”問題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1909年,剛滿20歲的海德格爾中學畢業(yè),進入弗萊堡大學學習神學。一年后學哲學、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1913年,在施奈德、李凱爾特指導下完成博士論文《心理主義的判斷學說》,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916年,海德格爾獲弗萊堡大學講師資格,與任弗萊堡大學哲學教授的胡塞爾首次見面。1919年,擔任胡塞爾討論班助教。1922年,擔任馬堡大學哲學系副教授。1929年,應馬克斯·舍勒之邀在科隆康德協(xié)會上作題為《此在與真在》的演講。1927年,在胡塞爾主編的《哲學和現(xiàn)象學研究年鑒》第八期上首次發(fā)表《存在與時間》。1928年,胡塞爾退休,海德格爾接任弗萊堡大學哲學講座教授。次年7月24日在弗萊堡大學禮堂作題為《形而上學是什么?》教授就職講座。同年12月,出版了《康德和形而上學問題》一書。1933年,出任弗萊堡大學校長一職。一年后,海德格爾辭去了弗萊堡大學校長職務。1935年,在弗萊堡藝術科學協(xié)會作題為《藝術作品的本源》的演講。次年,在羅馬作題為《荷爾德林和詩的本質》的演講。1943年,創(chuàng)作《追憶》,載于克盧克霍恩編緝的《荷爾德林逝世一百周年紀念文集》中。同年,其《真理的本質》一書出版。次年,出版了《荷爾德林詩的闡釋》。1945年,被占領軍當局禁止授課。自此一禁就是6年,6年內海德格爾再也沒有踏上過講臺。1946年,為紀念里爾克逝世二十周年創(chuàng)作了《詩人何為?》。第二年創(chuàng)作了《田間小路》、《從思的經(jīng)驗而來》,出版了《柏拉圖的真理學說》。1950年出版了《林中路》一書。1951年10月在比勒歐作題為《人,詩意地棲居》的演講。1953年,海德格爾出版了《形而上學導論》。次年,相繼出版了《演講與論文集》和《什么召喚思?》。1956年,出版了《走向存在問題》。1957年,在弗萊堡大學一般研究班上作題為《思想原則》的5次演講。12月和次年2月在弗萊堡大學一般研究班上作題為《語言的本質》的3次演講。1958年3月,在法國埃克斯作題為《黑格爾與希臘》的演講,5月在維也納城堡劇院黎明慶祝節(jié)上作題為《詩與思——關于斯退芬·格奧爾格的“詞語”一詩》的演講。次年1月在巴伐利亞美術學會上作題為《走向語言之途》的演講。1960年7月,作題為《語言和家鄉(xiāng)》的演講。次年出版了《尼采》兩卷本。1962年4月,前往希臘旅行。同年出版了《物的追問──康德先驗原理的學說》和《技術和轉向》。1967年4月,在雅典科學和藝術學院作題為《藝術的起源和思的使命》的演講。不久出版了他的新作《路標》。兩年后,出版了《面向思的事情》。1970年,出版了《現(xiàn)象學和神學》出版。1975年,出版了《現(xiàn)象學的基本問題》。1976年,出版了《邏輯學——真理問題》。1976年5月26日,海德格爾遠離了塵世,5月28日葬于其家鄉(xiāng)梅斯基爾希。享年87歲。

圖書目錄

第一輯 存在與時間
存在的探索
“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但這并不等于說:“存在”是最清楚的概念,再也用不著更進一步的討論了??梢哉f,“存在”這個概念是晦澀難懂的。因此,更需要我們深入探討。
重提存在問題的必要性
存在問題的形式結構
存在問題在存在論上的優(yōu)先地位
存在問題在存在者層次上的優(yōu)先地位
存在的意義得以闡釋的境域
解析存在論歷史的任務
探索工作的現(xiàn)象學方法
第二輯 “在之中”之為“在之中”
“在之中”有別于一現(xiàn)成東西在另一現(xiàn)成東西“之中”的那種現(xiàn)成的“之內”;“在之中”不是現(xiàn)成主體的一種性質,好像這種性質可以通過“世界”的現(xiàn)成存在受到影響或哪怕只是開動起來,引發(fā)出來;“在之中”就是這種存在者本身的本質性的存在方式。
“在之中”的任務
在此——作為現(xiàn)身
在此——作為領會
領會與解釋
命題
在此與話語,語言
閑言
好奇
兩可
沉淪與被拋
第三輯 此在的存在——操心
“操心”這個概念意指一種生存論存在的基本現(xiàn)象,其結構在存在論上的諸元素的整體性不能再回溯到一種存在者層次上的“基本元素”。操心的規(guī)定是:先行于自身的——已經(jīng)在……中的——作為寓于……的存在;這說明了:這個現(xiàn)象在自身之內也還是在結構上分成環(huán)節(jié)的。
此在之存在——操心
實在、此在、世界之為世界
真理、此在、展開狀態(tài)
第四輯 路標
形而上學
什么是形而上學?或者說形而上學意指什么?這是一個很深邃也很難闡釋的問題,因此,我們無意大談形而上學,而是要探討一個特定的形而上學問題。通過此探討,將我們自身直接放進形而上學中去。惟有如此,我們才能使形而上學真有可能作一番自我介紹。為此,我們打算先提出一個形而上學的問題,然后試圖展開這個問題,最后來回答這個問題。
提出一個形而上學問題
追問一個“無”的問題
“無”是怎么回事
第五輯 論真理的本質
真理具有它的對立面,并且有非真理。命題的非真理(不正確性)就是陳述與事情的不一致。事情的非真理(非真正性)就是存在者與其本質的不符合。無論怎樣,非真理總是被把握為不符合。這種不符合落在真理之本質之外。因此,在把握真理的純粹本質之際,可以把作為真理的這樣一個對立面的非真理放在一邊。
真理的概念
符合的內在可能性
正確性之內在可能性
自由的本質
真理的本質
遮蔽
迷誤
真理本質問題與哲學
第六輯 林中路
世界圖像的時代
形而上學通過某種存在者闡釋和某種真理觀點賦予了這個時代以其本質形態(tài)的基礎,這個基礎完全支配著構成這個時代的特色的所有現(xiàn)象。反過來說,一種對這些現(xiàn)象的充分的沉思,可以在這些現(xiàn)象中認識形而上學的基礎。因此可以說,形而上學建立了一個時代。沉思是一種勇氣,它敢于使自己的前提的真理性和自己的目標的領域成為最大的疑問。形而上學沉思存在者之本質決定真理之本質。
現(xiàn)代的根本現(xiàn)象
“企業(yè)活動”
現(xiàn)代之本質
現(xiàn)代之進程
第七輯 尼采的話“上帝死了”
下面的解釋試圖指明,或許有朝一日我們能提出虛無主義的本質的問題。此解釋起源于一種思想,這種思想要在西方形而上學歷史的范圍內對尼采的所持的立場作一番梳理。這一番工作將揭示西方形而上學的一個階段,它或許是形而上學的最終階段。因為就形而上學通過尼采而在某種程度上喪失了它本己的本質可能性來說,我們不再能夠看到形而上學的其他什么可能性了。
質樸的沉思
“上帝死了”
虛無主義
價值
強力意志
第八輯 人,詩意地棲居
詩人何為
荷爾德林在《面包和酒》中這樣問道:“……在貧困時代里詩人何為?”這個問題在今天我們幾乎不能領會了。
“……在貧困時代里詩人何為?”“時代”一詞在此指的是我們自己還置身于其中的時代。
在貧困時代里詩人何為?荷爾德林借海因茨之口回答道:“他們就像酒神的神圣祭司,在神圣的黑夜里遷徙,浪跡四方?!?br />上帝之離去
意愿
敞開者
生命的冒險
最寬廣的軌道
世界內在空間
有意的貫徹意圖者
第九輯 人,詩意地棲居
“……人,詩意地棲居……”這個詩句,引自荷爾德林后期一首以獨特方式流傳下來的詩歌。今天,我們要思量此詩句,就必須審慎地將它回復到這首詩歌中。我們要澄清此詩句即刻就會喚起的種種疑慮。否則,我們就不會有開放的姿態(tài),去追蹤此詩句從而應答此詩句。
生存與思
詩人的尺度
……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