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言
第1篇 魅力導引篇
1.1 展現最好的自己
案例與問題
毛澤東的語言魅力
鄧小平的睿智與干練
善于表現的奧巴馬
馬云:“長相與才華成反比”
點評與解析
1.2 甘當群眾的小學生
案例與問題
毛澤東:學離不開問
普京:叱咤俄羅斯政壇的“硬漢”
點評與解析
1.3 魅力在于空杯、反思、修煉
案例與問題
任正非:學無止境
胡耀邦:面對被拆遷群眾的自省
老布什:副總統(tǒng)的哲學
點評與解析
1.4 領導魅力的誤區(qū)
案例與問題
卡扎菲的張揚與金正日的內斂
蔣介石為何失將心
陳光標:慈善第一不好當
點評與解析
名家觀點
第2 篇 利益磋商篇
2.1 利益是未來的好處
案例與問題
鄧小平與撒切爾夫人:關于香港未來的磋商
京東與阿里巴巴的雙贏戰(zhàn)爭
皇明:不為眼前利益出賣未來
點評與解析
2.2 博弈如何讓損失最小化
案例與問題
多尼隆訪華“滅火”
蘋果VS 唯冠:博弈和磋商的平衡
點評與解析
2.3 讓下級提出利益增長點
案例與問題
奧巴馬與希拉里:從競選對手到親密伙伴
國企改革的起點
深圳蛇口:大膽闖,大膽試,趟出一條血路
點評與解析
2.4 利益就是服務
案例與問題
“為人民服務”的提出及其啟示
基督教對美國的巨大影響力
IBM:“智慧星球”理念的戰(zhàn)略利益
點評與解析
名家觀點
第3 篇 共建愿景篇
3.1 人活著為什么
案例與問題
霍金:在輪椅上起舞的科學巨人
李開復:追隨心來做事
一次“家訪”發(fā)現領導的人生價值
點評與解析
3.2 愿景引領
案例與問題
曹德旺:“為中國人做一片屬于自己的玻璃”
通用電氣:使命感與價值觀的結合
柳傳志:“我從來都把愿景當真的”
馮侖:把“墻上的美人”變成“炕上的媳婦”
點評與解析
3.3 愿景的階段性
案例與問題
李光耀與新加坡的三次轉型
芝加哥:前進中的城市
丁磊:從IT 到養(yǎng)豬的大膽轉型
點評與解析
3.4 緊扣群眾最實際的需求
案例與問題
紅星美凱龍的“福利分房”
日本“最受尊敬的公司”
海底撈的家文化
點評與解析
名家觀點
第4 篇 網絡組織篇
4.1 金字塔組織的局限和網絡組織的興起
案例與問題
大慶市“扁平化”改革打造高效警務
喬布斯的寶貴“遺產”
帝國衰落:日本電子的困境
點評與解析
4.2 網絡組織溝通的關鍵
案例與問題
廣東省的“電子政務”改革
王所長的困境
家電公司的問題
點評與解析
4.3 網絡組織的范例:學習型組織
案例與問題
杭州:學習型城市的建設
建立在網絡上的海外黨支部
江淮“基業(yè)長青”的奧秘
美軍的“隱性武器”
點評與解析
名家觀點
第5 篇 制度引導篇
5.1 挖掘制度引導的價值
案例與問題
人才強國需要好制度
“舌尖腐敗”暗度陳倉 亟須用制度約束權力
克格勃“預防警告”工作機制
點評與解析
5.2 制度引導的關鍵
案例與問題
中央顧問委員會的成立與撤銷
現代管理中的“無為而治”
巴西塞氏公司:年輕人最想去的另類公司
點評與解析
5.3 玩出制度的引導價值
案例與問題
網絡問政的“廣東樣本”
華為的“輪值CEO”機制
迪斯尼:最大限度激發(fā)員工的潛能
點評與解析
名家觀點
第6 篇 價值激勵篇
6.1 價值激勵的核心點:他要的是什么?
案例與問題
新疆:公選干部的改革
希爾頓的用人之道
傾聽心聲,從情感上贏得員工
西門子:讓員工成為“企業(yè)內部的企業(yè)家”
點評與解析
6.2 價值激勵的著眼點:讓人感覺好
案例與問題
當金融危機來臨時
大眾公司:“時間有價證券”
表揚又不能當飯吃?
點評與解析
6.3 自我實現的價值激勵
案例與問題
大學生村官:從融入社會到自我價值的實現
改變一生的贊美激勵
豐田公司:“沒有許諾的終生雇傭”
歐姆龍:“讓每位員工像社長一樣思考自己的工作”
點評與解析
名家觀點
后 記
名家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