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思考
新感性:“可愛”與“放空”作為一種氣象生理學
微型感性:概述新感性的社會性
行為(動)如何可能?
動態(tài)類比與微分數(shù)字
當代藝術中的位址奇觀:災難抑或火星
影像藝術的“在場”之術
藝術行動中的“后-地方”與認同
從外掛的策展到“外掛-地方性”
臺灣場域
政治的影像
V2的“新媒體-行動劇”
嗆展與共ManifExpo-en-commun
“意淫”如何成為“數(shù)字”的政治性工具
科技時代的幸存之味
無實驗的時代與經驗的創(chuàng)造
尋找缺席者的十年
“負心漢”的白爛秀
藝術公民:從身份到文件
“抬頭”考
走向作者
流浪者的陸塊
斷裂,以視線結構作為策略的影像
從陳界仁錄像展看影像的問題化
錯位的影像本體論:電影與影像-藝術的分歧
無人房間:數(shù)字影像中的無人稱觀看
存在的抽象之眼
酒神的電影景域
成人童書的觀看問題
穿梭內外的身體工程
價值的重力學
“作者政治”、“巴洛克式”作者與“作者性人物”
流變?yōu)槌錃馔尥薜男滤囆g主體
蘇光光(蘇育賢)的珍珠白
浮游于表面的調焦狀態(tài)
面具與處女膜
猥褻技術下的一種純真
日常的紀錄與虛構
沒有眼神的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