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初,蔣介石在母親支持下東渡日本,結識陳其美,在陳介紹下加入同盟會。受陳鼓勵學習軍事,隨后回國,從千余名考生中脫穎而出,考取保定軍校。1908年,因成績突出,公費保送日本留學,不久考取東京振武學校。1911年,投身辛亥革命,深得孫中山欣賞,隨扈左右。1924年5月3日,孫中山特別任命蔣介石為黃埔陸軍軍官學校校長,并兼任粵軍參謀長。蔣介石主政黃埔軍校后,逐漸形成自己的治軍思想,并得到了蘇俄、中共和其他派別的信任和支持。黃埔軍校培養(yǎng)了大量的現(xiàn)代軍事人才,形成黃埔系,成了蔣介石最大的政治資本。1926年7月,蔣介石就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北伐戰(zhàn)爭揭開序幕。1927年4月18日,南京國民政府成立,蔣介石繼續(xù)北伐。1928年12月,隨著東北易幟,名義上的全國統(tǒng)一宣告達成。北伐成功后,為了鞏固其獨裁統(tǒng)治,蔣介石先后發(fā)動了蔣桂戰(zhàn)爭和蔣閻馮中原大戰(zhàn)。從1930年到1934年,蔣介石對紅軍和革命根據地先后進行了五次大規(guī)模的軍事“圍剿”。1935年4月1日,國民政府主席林森任命蔣中正為特級上將,為中華民國將領中唯一獲此軍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