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FRANCIS BAC0N),1561~1626,英國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1597年,《培根論人生》在英國首版后,即以文筆優(yōu)美、語句簡潔、趣味雋永、格言精妙而大受歡迎,多次再版重印,歷四百多年而未衰,被譯成世界上幾乎所有文字。2000年還被美國公眾評選為最受喜愛的十本著作之一。它與《蒙田隨筆集》、《帕斯卡爾思想錄》一起,被人們譽為歐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經典。 羅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英國數(shù)學家、百科全書式思想家。也是本世紀西方影響最大的學者和社會活動家之一。 羅素曾訪問蘇聯(lián),會見列寧;受梁啟超邀請,他于1920-1921年間到中國講學9個月,與中國的知識分子和各界人士廣泛接觸,推進了中國的新文化運動,“羅素熱”風靡全國。 他一生著述七八十種,其大部分作品都能把理論的深刻性和表達的通俗性結合起來,其流暢清新的散文享譽甚高,1950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羅素相信:不幸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歸因于一種錯誤的世界觀;而幸福是人的一種權利,是人們應該追求的東西。在《幸福之路》中,羅索把一些經由他自己的經驗和觀察證實過的通情達理的意見娓娓地歸納出來,制出一張獻給讀者的方子,希望無數(shù)感到郁悶的男男女女,能夠在此找到他們的病案,能夠憑著適當?shù)呐ψ兊眯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