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學》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它在強調“給予”的同時,告誡人們也要學會“不予”。這與《予學》的要旨并不矛盾,而是事情的不同方面。這也是成功所必需的。人既是給予者,也是接受者,如何“給予”固然重要,如何“接受”也不可馬虎。一個人女口果不加辨別、不加思考地盲目接受他人的“給予”,那么后果同樣是嚴重的。對此,《予學》有精辟的論析,相信讀者定會深受啟發(fā)。《予學》的作者許劭是東漢末期著名的學者,他不僅以才華出眾為人推崇,而且以評鑒世事、人物聞名當世。對曹操的評價“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是許劭在曹操尚未顯貴時的斷言,由此可見許劭的察人之能和遠見卓識。成大事者都是要有遠見卓識的。在多數人以獵取為能之時,許劭的《予學》著實獨樹一幟。它的價值不在于標新立異,而在于找到了決定人生成敗的最本質東西,而在此之前,人們或是茫然不知,或是不屑一顧。從這個意義上說,《予學》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它能促使人改變觀念,不僅僅以獵取和占有為能,而要在“給予”這條更高的成功之途上多下工夫。這是對人對己都有利的處世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