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業(yè)(1893—1980),號煨蓮,系英文學名(Wiliiam)的同音異譯。1922年自美國學成歸國,參與創(chuàng)建燕京大學,并歷任燕大歷史系教授、系主任、文理科科長、圖書館館長等職。1946年后赴美,擔任哈佛燕京學社研究員。洪業(yè)先生是近代中國著名的歷史學者,與錢穆、顧頡剛、陳寅恪等人同為大家。治學嚴謹,特重治學方法與工具書的編纂。自創(chuàng)“中國字庋擷法”,曾主持哈佛燕京學社引得編纂處工作二十余年,編纂出版經史子集各種引得六十四種、八十一冊。著有《我怎樣寫杜甫》《洪業(yè)論學集》等中文著述四十多種,《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杜甫》等英文著述二十一種。洪業(yè)的一生,正反映著中國近百年來知識分子所面對的各種抉擇與問題,他一生的經歷與故事、治學與交游都與中國近百年來歷史有著極豐富而深遠的關聯。本書作者陳毓賢女士,自幼僑居菲律賓,后經臺灣而赴美留學,在美國高校與洪業(yè)及其他多位華人學者及漢學家多有交往互動。此傳記為作者與晚年洪業(yè)交談逾三百小時,錄音整理,又匯集多種信史資料,以自然而生動文字寫就。是洪業(yè)先生這位被歷史沉埋的重要學人唯一的翔實傳記。英文版由哈佛大學出版社率先出版,繁體版由臺北聯經出版社出版。這次是本書簡體中文版首次完整呈現,除復原諸多刪節(jié)段落,更有完整修訂補充,另附作者關于洪業(yè)家族悲劇的文章及余英時學術致敬長文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