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是一部中國傳統(tǒng)蒙學讀物。相傳為宋王應麟(一說為區(qū)適子)著,明清學者陸續(xù)補充。三字經》既講教與學,又講禮儀規(guī)范和名物,還講歷史和發(fā)憤求知的典故。三言韻語,便于記誦?!肚ё治摹酚赡铣褐芘d嗣撰。拓取王羲義遺書不同的字一千個,編為四言韻語,敘述有關自然、社會、歷史、倫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識。對仗工整,條理貫穿,文才斐然,是千百年來流傳最廣的蒙學讀物之一。《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據宋代朱熹的《童蒙須知》改編,后經清代儒生賈存仁修訂,改名《弟子規(guī)》。三言成句,合轍押韻?!缎⒔洝肥侨寮医浀渲?。作者各說不一,以孔門后學所作一說較為合理?!缎⒔洝分饕撌龇饨ㄐ⒌?,宣傳宗法思想,漢代將其列為七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