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發(fā)掘從一開始,其目的就是重新發(fā)現古代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而不是尋找藝術珍品或寶藏。因而安陽的故事也就是從發(fā)現“龍骨”上刻有中國古文字真正開始的。由此李濟博士敘述了此發(fā)現如何獲致的種種方面,并介紹了參與此事的一些主要人物。這些所謂的“龍骨”一旦被認定是由占卜者刻寫了問卜于神的卜辭的龜殼或牛肩胛骨,這些珍品就以“甲骨”聞名,一股尋求更多的有字甲骨、將刻字譯成現代文的熱潮也隨之興起。幾個世紀以來,中國的學問一直專注于對古典著作的精細考證,因此,許多學者渴望了解甲骨卜問的內容,推測可能的答案。要恰當地解釋這些字的含義,需要將甲骨的發(fā)現與合格的學者所作的古代遺址考古發(fā)掘的全部記錄聯系起來。這就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因為中國學者應該是呆在書齋中的,從事體力勞動被視為與做學問不相稱。因此,要使安陽考察成為可能,社會和物質都必須作出調整,這要求中國學術界和社會來一次革命。有幸的是,中國已為此作好了準備,若無這種社會和思想變革的新風氣,安陽發(fā)掘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安陽考察計劃產生于社會變革,亦自始至終受制于不斷變化的政治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