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不讀書的城
熱愛讀書的痛苦
讀書的分量
也談讀書無用論
文化承擔哪里去了
也要相信未來——回應梁文道一文的批評者
是誰殺死了小書店老板
再見,那些消失的小書店
《誠品好讀》的今天,香港文化的明天
以書論書的葉輝叔叔
游離在香港之外的北島們
麥兜響當當——守望香港,還是迎合內地
世間再無“孔少林”
退步中的香港風格
香港模式死了嗎
英國讓香港懷念?
香港是個大商場
悲情,天水圍城
在“文化沙漠”里看到綠洲
這是誰的城市,——我城這三十五年
廢墟中看見羅馬
情欲想象與面包芳香
香港還有個讀書人
不讀書的城,讀書的人
散文家也斯
二十一年林夕
中通外植詹德隆
一代香港人的成功和迷惘
香港故事的跨世代光譜
我們一定是做對了什么
香港故事不易說
“后香港”與“新新中國”
從整形日本看整形香港
路漫漫,所以要慢慢品
捐款減稅的香港啟示
香港的阿萊夫
書影書話
香港,成為我的香港
香港最后一個政治貴族
一卷鮮活的香港故事
華洋混雜的香港大老
甘尚武的世紀回憶
三年零八個月,往事并不如煙
在香港尋找迷失的家園
龍應臺的三十六封家書
狐貍學者的傾城之戀
巴黎,何以為巴黎
陳之藩與胡適的故人舊事
天安門前的中國知識分子
在新野蠻時代尋找文明
梁啟超,文化啟蒙的輿論驕子
中國的道路和選擇
中國崛起與新儒學——復興的省思
中國打工妹,遲到的呼喚
解讀華西村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