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BT模式基本概況 1.1 BT模式的基本內涵及基本特征 1.2 BT模式的起源及基礎類型 一、政策型BT模式 二、無償型BT模式 三、租賃型BT模式 四、采購型BT模式 1.3 BT模式在我國的運用及基礎類型 1.4 BT模式的優(yōu)勢 一、政府角度 二、企業(yè)角度 三、社會角度 1.5 BT模式與其他建設模式的區(qū)別 一、BT模式與一般工程總承包的比較 二、BT模式與BOT模式的比較 三、BT模式與D—B模式的比較 四、BT模式與墊資施工承包模式的比較 五、BT模式與加工承攬模式的比較 六、BT模式與項目建設代理模式(即代建制)的比較第2章 國內BT項目立法現狀及立法建議 2.1 國內BT模式立法現狀 一、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 二、國務院和部委的規(guī)范性文件 三、各級地方政府規(guī)章和行政規(guī)范性、指導性文件 四、各地針對BT項目的具體操作細節(jié)存在諸多差異 五、各地規(guī)定的BT項目實施方式各異 六、各地實踐中應注意的幾個事項 2.2 我國BT現行立法缺陷之檢視 一、缺乏專門的BT模式法律法規(guī) 二、BT模式運作的相關規(guī)定不夠具體 三、地方規(guī)范性文件規(guī)定無法推廣適用 四、規(guī)范BT模式立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2.3 規(guī)范我國BT項目運營的對策及點法建議 一、制定《BT投融資建設合同》示范文本 二、出臺專門的BT規(guī)范性文件 三、完善相關的配套法律法規(guī) 四、統(tǒng)一特許權立法 五、對若干具體規(guī)定之我見 六、本章小結第3章 BT模式參與主體的法律地位及法律關系 3.1 BT模式參與體概述 3.2 BT模式各參與主體的法律地位 一、BT項目發(fā)起人 二、BT項目投資人 三、BT項目公司 四、其他主體 3.3 BT模式各參與主體之間的法律關系 一、BT項目發(fā)起人與BT項目投資人之間的法律關系 二、BT項目投資人與BT項目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 三、BT項目發(fā)起人與BT項目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 四、BT融資法律關系 五、BT項目勘察設計中的法律關系 六、BT項目施工過程中的法律關系 七、BT模式項目監(jiān)理過程中的法律關系 八、BT模式其他法律關系分析第4章 BT模式下的法律風險及防范 4.1 BT模式下的風險概述 4.2 BT模式常見的工程風險及防范 一、工程技術風險 二、管理組織協(xié)調風險 三、簽證風險 四、履約保證金風險 五、自然災害及安全事故風險 六、配合BT甲方融資的風險 七、經濟風險 4.3 BT項目投融資風險及防范 一、付款風險 二、融資風險 三、工程不能按時按質移交的風險 4.4 BT模式下的工程保險 ……第5章 BT模式與代建制結合的法律實務第6章 拓寬融資渠道 搭建融資平臺第7章 BT項目的稅務處理第8章 BT項目建設特許權轉讓實務問題第9章 BT模式參建保障房項目法律稅務第10章 BT模式參與土地一級開發(fā)法律實務第11章 BT項目實務問題解答第12章 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糾紛案例精選附錄參考文獻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