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夠使我們的哲學研究真正地聚焦在馬克思所說的“問題是時代的格言”,作者認為有四點是特別重要的,那就是:時代精神主題化、現(xiàn)實存在間距化、流行觀念陌生化和基本理念概念化。首先,馬克思主義哲學創(chuàng)新特別重要的應當是“時代精神主題化”,世界之觀和時代之觀是密不可分的,應當說,時代之觀才是真正鮮活的世界之觀。因此,如何能夠讓我們的哲學研究使時代精神主題化,可能是它面對的一個最為根本的問題。第二句話,現(xiàn)實存在間距化。前一段作者寫了一篇文章,得到了學界的關注,就是“‘哲學就是哲學史’的涵義與意義”。在這篇文章當中,作者提出了三個問題:一,能否離開哲學史而專業(yè)地研究哲學?二,能否離開哲學史而以哲學的方式面向現(xiàn)實?三,能否離開哲學史而實現(xiàn)哲學的理論創(chuàng)新?在作者看來,哲學是一種“歷史性的思想”,而哲學史是一種“思想性的歷史”。離開了“思想性的歷史”,我們就無法把握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性的思想”。所以,當我們提出要以哲學的方式去實現(xiàn)理論創(chuàng)新的時候,它實質上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任務,那就是我們應當像恩格斯所說的那樣,去形成一種“建立在通曉思維的歷史與成就的基礎上的理論思維”。第三句話,“流行觀念陌生化”。在作者看來,所謂哲學做的全部的工作就是對構成我們思想的各種流行的基本觀念的批判。比如說,當代哲學為什么特別關注包括正義、平等、自由這樣一些問題?它實際上是需要我們在時代的水平上對我們原有的這樣一些基本觀念展開一種前提的批判。最后,第四句話,“基本理念概念化”。哲學非常重要的工作應當做到黑格爾所說的“全體的自由性與環(huán)節(jié)的必然性的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