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是誰?——自我確認方式的革命
一、自我確認的傳統方式
二、社會變革與認同危機
三、“自由”還是“孤獨”
四、我就是我?。?br />第二章 集體與個人價值
一、保護傘下的“自我”
二、“不服從者不得食”
三、“自利”是惡嗎?
四、集體利益的反思:誰在逼我?
第三章 個性與差異社會
一、個性與自我中心
二、差異中的理解
三、強制與對話的雙重變奏
四、創(chuàng)新——自我發(fā)展的靈魂
第四章 世紀鐘聲——個人價值貨幣化?
一、中國人的臉面情結
二、“不要過多的苛求我,我是凡人!”
三、人格評價的貨幣化
四、財富的功能與限度
第五章 市場:實現個人價值的平臺
一、價值多樣化:秩序與和諧
二、信用——是底線,而不是低線!
三、他人是地獄嗎?
四、合作競爭的缺陷及其平衡
第六章 個人的價值取向
一、從政、經商與做學問
二、學而優(yōu)則仕——君子之路
三、走向可能的生活
四、自我實現的現實途徑
第七章 自我實現與報國情懷
一、祖國:自我實現的根基
二、大河小河之辯
三、個人價值的開放
四、新時期的愛國精神
第八章 走向成功的自我
一、成功之路
二、如何提高個人價值
三、學習倫理——知識社會的勞動倫理
四、幸福:個人需要的永恒關懷
第九章 生命價值與道德智慧
一、“貴”生與“重”死
二、飲食與道德的相互催化
三、超越“患者”的痛苦
四、性與權利的流變
第十章 自然的“權利”
一、中心的位移:神、人與自然
二、機器與人的悖反
三、大地:可憐的“母親”
四、自然、動物與人的“共生”
第十一章 “主人”的顛覆?
一、“人腦”變“電腦”?
二、克隆的邊界與“倫理”
三、轉基因的道德審視
四、科技與人文:從分離到統一
第十二章 游戲規(guī)則與對話理念
一、市場的性質:規(guī)范與德性
二、尋找企業(yè)的“良心”
三、公司不姓“公”
四、選擇理性:管理就是倫理
箔十三章 倫理的政治與制度
一、國家的“神秘”與“祛魅”
二、“作君、作親、作師”的官德批判
三、法律的“良惡”之辯
四、對話與倫理重建
第十四章 語言褒貶與文化“市場化”
一、中心與邊緣的相互轉換
二、語言邏輯與道德心理
三、文化創(chuàng)新的“新理性”
四、寬容:一個被嚴重忽視的話題
第十五章 市民、城市與文明
一、從“私德”到“公德”
二、城市生活中的市民人格
三、“運動”式思維批判
四、真正“公共文明”的建構
第十六章 新新人類道德的展望
一、正視傳統“幽靈”!
二、關懷:現代社會的道德祈望
三、道德與國家的“界限”
四、全球化中的普世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