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通過可靠的畫史文獻和相關傳世作品,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查證了明代宮廷畫家林良的生平行狀,剖析了產生林良其人其畫的諸多社會因素特別是歷史文化背景,從粵文化、官宦文化和宮廷文化的角度對林良的藝術特性進行宏觀定位、微觀探究。如分析其文化成因和藝術類型,鑒定他的一批傳世作品,理清l5世紀宮廷花鳥畫的派系脈絡及其藝術影響,并揭示出被塵封百年的藝術史實,使林良在中國古代藝術史的形象更加具體和鮮明。林良,字以善,南海(今屬廣東省佛山市)扶南堡人氏.約出生于l428年,卒于約1494年,他歷經明宣宗、英宗、代宗、英宗、憲宗、孝宗六朝,其藝術高峰形成于15世紀中后期:他出生于一個較有地位的殷實之家,早年有機會師法名宦顏宗的山水、何寅的人物和邊景昭的工筆花鳥。林良曾在廣東布政司充當奏差小吏,在向朝廷呈遞公文的途中和在京師期間大開了藝術眼界。他曾在布政司里當眾向布政使陳全展示畫藝,贏得衙署內的喝彩,此后畫名日顯。成化年間(1465:1487),林良經舉薦入朝,相繼供奉在工部下的營繕所和錦衣衛(wèi)。錦衣衛(wèi)由皇帝心腹統(tǒng)領,奉詔直接干預訴訟,掌管刑獄,具有偵辦一切官員和巡察緝捕之權。錦衣衛(wèi)畫家在此繪制御用的教化之圖、帝后肖像畫和宗教繪畫,同時還要完成錦衣衛(wèi)畫家特有的密差。林良官至錦衣衛(wèi)指揮(三品),達到了古代宮廷畫家的最高地位,這與他在錦衣衛(wèi)里建有奇功不無關系。他大約在晚年退居故里,終老在七十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