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新天,1977年畢業(yè)于重慶大學工業(yè)自動化儀表專業(yè),1981年畢業(yè)于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完成學位論文,獲得碩士學位。1980年在美國專利與商標局進修6個月,1984年在德國聯邦專利局、德國聯邦專利法院進修6個月,1992年在德國馬普學會(Max Planck Institute)知識產權研究所進行6個月的專題研究,1994年在美國芝加哥John Marshall法學院進修3個月。自1982年起在原中國專利局(后更名為國家知識產權局)工作,曾任專利復審委員會復審委員、專利復審委員會物理申訴室主任、審查業(yè)務管理部副部長、國家知識產權局條約法規(guī)司司長、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fā)言人。2010年3月從國家知識產權局退休,現任北京萬慧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高級顧問。曾任中國法學會理事,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委員,華中科技大學兼職教授,西南政法大學兼職教授,華東政法大學兼職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知識產權培訓中心名譽教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咨詢專家,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咨詢員,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咨詢專家,2005年獲得國務院頒發(fā)的有突出貢獻專家津貼。負責組織起草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第二次和第三次修改《專利法》及《專利法實施細則》的修訂草案送審稿,并自始至終參加了兩次修改工作的全部過程;率團參加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專利法常設委員會(SCP)制定《實體專利法條約》(SPLT)以及《專利合作條約》(PCT)改革工作組的各次會議并多次擔任會議副主席;參加《國家知識產權戰(zhàn)略綱要》的制定工作,并擔任“知識產權中介服務體系專題研究報告”課題組負責人。1998年撰寫出版《專利權的保護》(25萬字),2001年主編出版《新專利法詳解》(50萬字,此書至2009年已累計印刷9次,并于2007年8月被譯為日文在日本出版發(fā)行),2000年主編出版《(專利法)第二次修改導讀》(10萬字),2001主編出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次修改導讀》(16萬字),2002年主編出版《專利代理概論》(60萬字);2003年編譯《知識產權與發(fā)展政策的整合》(英國知識產權委員會的報告);2004年編譯《美國對其專利政策的重新審視》(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報告),2005年撰寫出版《專利權的保護》(第2版)(70萬字),2007年撰寫《美國專利制度的新近發(fā)展動向》(10萬字),2009年主編出版《第三次修改導讀》(11萬字,并于2009年9月被譯為日文在日本出版發(fā)行),《中國專利法詳解》為其2011年出版的最新力作。此外,在國內、國外的各種知識產權期刊上發(fā)表了數十篇論文和文章。各種著述總計超過40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