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第29輯)》原名《建筑史論文集》,是中國國內第一部專門發(fā)表建筑史研究論文的學術叢書,由清華大學創(chuàng)辦于1964年,本書為第29輯?!督ㄖ罚ǖ?9輯)》共收入論文16篇,內容涉及中國古代建筑營造技術、中國城市史、古典園林、鄉(xiāng)土建筑、地域建筑文化、近代建筑、文物建筑保護、日本古代建筑史等領域?!镀竭b鎮(zhèn)國寺天王殿大木結構解讀》的作者綜合運用全站儀、三維激光掃描儀和手工測量等方法對一座明代木結構建筑實例進行了精細測繪,并通過樣本分析和數據解讀,探討建筑的始建年代、營造尺、大木設計方法等問題;曹春平先生的論文對南宋紹興年間所建的仿木樓閣式石塔:福建石獅姑嫂塔的形制作出深入的解析;謝鴻權先生的論文則對北宋《營造法式》中提及的建筑構件“沖脊柱”進行詳細的考證;《明代淮安府及其所轄州縣城市形態(tài)與構成要素淺析》一文從不同角度對明代地方城市展開研究;王貴祥先生的論文對上古以來的暮春上巳節(jié)祓禊禮儀與園林曲水流觴之景的歷史脈絡和文化意義進行梳理;黃曉、劉珊珊兩位作者的論文通過一幅明代繪畫作品和相關史料的鉤沉,對明代浙江崇德友芳園的歷史沿革、園林布局和造園意匠作出新的考證;《圍龍屋與太極化生圖式》一文將客家民居圍龍屋與傳統(tǒng)的太極化生圖進行比較,探討其哲學內涵和文化淵源;烏布里·買買提艾力和趙曉梅兩位作者的文章分別對新疆地區(qū)的地域建筑文化和湖南通道縣侗寨聚落進行研究;劉成和王斌兩位作者的文章則對江南地區(qū)傳統(tǒng)民居的天井尺度和坡屋頂做法作出新的解讀;本輯收入3篇中國近代建筑的論文,分別針對哈爾濱近代建筑裝飾、自貢張伯卿公館和南京中央體育場展開研究;李湞先生的論文從自然條件和人文習俗的角度探討低技術的方略在鄉(xiāng)土建筑保護實踐中的應用;《從佛教的發(fā)展背景看鐮倉時期石造寶篋印塔的形成》一文詳細考證了日本寶篋印塔的演變歷史和相關背景,并針對日本學者的學術觀點提出不同的見解?!督ㄖ罚ǖ?9輯)》反映了近年來關于建筑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是具有學術代表性的重要文獻,對于建筑歷史的進一步研究、文化遺產保護與再利用等工作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同時對于城市規(guī)劃和建筑設計人員吸取歷史經驗、從事設計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本書既可作為建筑歷史專業(yè)工作者的研究資料和高等院校建筑學專業(yè)的歷史理論教材,又可作為讀者了解建筑演化與城市變遷的實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