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深盆油及其物理模擬實驗
第一節(jié) 深盆氣和深盆油
一、深盆氣藏
二、向斜油藏
三、深盆油藏
四、深盆油成藏門限
第二節(jié) 毛細管水封油物理模擬實驗
一、單一毛細管模擬實驗
二、砂體封油及保存模擬實驗
第三節(jié) 石油排運物理模擬實驗
一、上生下儲原油排運物理模擬實驗
二、致密儲層內甜點運移模擬實驗
第四節(jié) 深盆油形成分布的數學模型
一、物理模擬實驗結果分析
二、理論模型及影響因素
三、深盆油藏形成條件
第二章 深盆油藏形成的地質背景
第一節(jié) 盆地區(qū)域構造背景
一、盆地性質
二、地層分布
三、盆地構造演化特征
第二節(jié) 泉四段沉積體系和沉積相
一、沉積體系展布
二、泉四段沉積模式
三、砂體展布特征
第三節(jié) 致密儲層的形成與分布
一、巖石礦物特征
二、主要成巖作用
三、致密儲層的分布
第四節(jié) 深盆油藏形成的油源條件
一、優(yōu)質烴源巖的分布
二、原油的地球化學特征
三、烴源巖的非均質性
四、扶楊油層石油的主要來源
第三章 深盆油藏形成的動力學特征
第一節(jié) 扶楊油層的排運通道特征
一、松遼盆地斷裂發(fā)育特點
二、青一段底部斷裂發(fā)育特征
三、斷裂與排運通道
第二節(jié) 排烴動力學特征
一、地層超壓形成機理
二、青一段泥巖超壓特征與排烴動力
三、下排烴深度與垂向排烴油水分離條件
四、青一段向下排運模式和油藏控制因素的差異性
第三節(jié) 深盆油的運移和聚集
一、深盆油區(qū)石油運移機理和成藏動力學特征
二、斷層和含油性的關系
三、生排烴史和扶楊油層石油成藏期
第四章 深盆油藏形成條件與分布規(guī)律
第一節(jié) 扶楊油層深盆油藏范圍的確定和分布特征
一、深盆油藏邊界的預測模型
二、深盆油藏分布特征
三、扶楊油層油藏分布模式
第二節(jié) 扶楊油層深盆油藏形成條件
一、油源充足是深盆油藏形成的前提條件
二、超壓和持續(xù)排烴是深盆油藏形成的保證
三、大量排烴前致密性儲層的形成是深盆油藏形成的必要條件
四、穩(wěn)定的構造環(huán)境和保存條件
第三節(jié) 深盆油藏含油性及其組合模式
一、深盆油藏區(qū)各砂組含油性特點
二、含油性較好的“甜點”區(qū)分布及其控制因素
三、深盆油藏區(qū)含油組合模式
第五章 深盆油藏資源和勘探潛力
第一節(jié) 扶楊油層成藏體系與評價
一、成藏體系劃分
二、松遼盆地南部扶楊油層成藏體系特征
第二節(jié) 深盆油藏石油資源量計算
一、深盆油資源概念
二、物質平衡法計算資源量
第三節(jié) 勘探潛力和勘探目標區(qū)評價
一、成藏帶及其主要地質特征
二、松遼盆地南部成藏帶地質綜合評價和優(yōu)選
三、深盆油“甜點”區(qū)有利條件分析
四、深盆油藏有利區(qū)勘探潛力分析
五、孤店地區(qū)勘探潛力分析
第四節(jié) 松遼盆地南部深盆油藏的勘探實踐
一、古隆起翼部巖性油藏勘探效果
二、階地區(qū)下坡勘探成效
三、凹陷區(qū)深盆油藏的勘探成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