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一、臺灣人類學史研究回顧
二、主要論著分類和介紹
三、臺灣人類學史的分期問題探討
四、本書的目的及問題意識
第一章 “蕃情”研究和“舊慣”調查
一、官方和學界機構的變遷
二、學者、田野工作和著述
三、日本學術的兩種傳統(tǒng)
四、日本學者的學術貢獻
五、小結
第二章 民族志與文化史研究
一、教學和研究機構的復建
二、田野工作和研究領域
三、主要學者和學術取向
四、學術焦點和理論探討
五、小結
第三章 范式轉換和科際整合
一、舊領域的延續(xù)和新領域的開拓
二、范式轉換和科際整合
三、社會科學中國化討論
四、小結
第四章 社會開放與學術范式多元發(fā)展
一、機構新增和調整
二、研究領域的多樣化
三、新近研究的趨勢:以民族學研究所為例
四、小結
第五章 漢人社會研究的變遷
一、主要學者和著述
二、學術話題和理論討論
三、新視角:從周邊看漢人社會
四、小結
第六章 臺灣高山族研究的變遷
一、作為殖民地對象的研究
二、中國文化子系統(tǒng)的開掘
三、文化適應的社會政策研究
四、彰顯主體性的研究
五、小結
第七章 平埔族群和客家研究的勃興
一、日本學者的平埔族群研究
二、戰(zhàn)后平埔族群研究的延續(xù)
三、客家研究傳統(tǒng)的由來
四、臺灣客家學的建構
五、小結
……
第八章 余論:社會變遷與學科發(fā)展
主要參考書目
附錄:臺灣社會和學術大事年表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