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國大百科全書獸醫(yī)學(第…
02不平衡發(fā)展:自然、資本與…
03李興銳集
04薪酬管理
05禮制之上:北京老城歷代營…
06自然資源管理的重新構想:…
07東海海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
08李學勤文集古史研究(共3…
09美好生活視域下的鄉(xiāng)村民生…
10聚焦國家戰(zhàn)略 推動教育高…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二十家收藏單位古籍普查登…
本書系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二十家收藏單位的古籍普查登記目錄,收錄館藏1912年以前…
可購
路軍富,簡鵬,劉大剛,姜柏宇
《砂卵石地層公路隧道圍巖力學行為》主要對砂卵石地層公路隧道設計及施工關鍵…
呂思勉 著
《先秦學術概論》縱論先秦學術,首先鳥瞰先秦各學派的源流和相互關系,其次對…
齊延平 編
《人權研究》由山東大學人權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集刊。本書是第22卷,對當前人…
高紅妹,葉育樞 著
新課程改革當中,教科書的改革占有重要地位,借鑒吸收國內外教科書的優(yōu)點,以…
熊十力 著
《新唯識論》為熊十力最主要的哲學著作,標志著熊十力哲學思想體系的完全成熟…
符征旭 編
本書是一部全面反映玉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情況的大型資料性年刊,本年鑒收…
淳姣,樊偉
也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系統(tǒng)、廣泛、深入、辯證地學習世界大學圖書館的經…
李玉豪 著
《社會化媒體中的營銷內容與用戶行為》的結構非常簡單,從社會化媒體和內容傳…
梁魯,韓星周,廉哲 著
造紙術與印刷術占據(jù)了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四大發(fā)明的半壁江山,它們與指南針、火…
鄧洪波 等 著
中國書院研究興起于民國,歷經近百年的發(fā)展,已成為歷史學、教育學、圖書館學…
馬麗蓉 編
《新絲路學刊》(Journal of New Silk Road Studies),創(chuàng)刊于2017年4月,由…
范勁松,季佩英 著
本書采用解釋性效度論據(jù)框架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對復旦大學英語水平考試(Fudan…
[美] W.理查德·斯科特 著
本書通過構建一個更加清晰的分析框架,對制度理論與組織研究之間的關系有了更…
方勁 著,張兆曙,林曉珊 編
出版一套文庫或叢書,總要在冠名上思量一番,以表達特定的意義或寄托特別的期…
張巍 著
本刊以古希臘羅馬文明為主要研究對象,同時也旁及其他與之交融的古代文明例如…
傅蓉蓉 著
宋型文學是指以宋代社會和文化為背景的,以新儒家思想為核心,注重理性,追求…
高暢,孫勇,鄧愛華,孫文靜 編
科普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是反映北京地區(qū)科普工作狀況的重要指標數(shù)據(jù),能及時掌握北京市科…
劉玲玲 著
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陽市…
北京市新聞出版研究中心,孫玲
《北京新聞出版業(yè)發(fā)展報告(2019版 2018-2019)/北京傳媒藍皮書》首先全景呈…
羅林 編
《國別和區(qū)域研究》是北京語言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集刊。本期為總第11期,主…
張樹華,賴海榕,賴海榕,高媛 編
“《國外社會科學》精粹(1978-2018)”叢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
唐魁玉 著
《網絡化新論/博士生導師學術文庫》的主要內容包括:網絡化問題的人類主體建…
蔡英杰 著
《中國古代語言學文獻》從文部、音韻、詞匯、語法四個部分對中國傳統(tǒng)語言學各…
朗曼 著
《德語新聞報道語篇連貫的認知研究》旨在從認知的角度深入系統(tǒng)地探討德語新聞…
蕭冰,王茜 著
《創(chuàng)新設計前沿:公益廣告的設計與視覺傳播力》采用了眼動實驗、回想測試、內…
陳云,張靜,張樹華,賴海榕 編
陳永森,張靜,張樹華,賴海榕 編
《精粹(1978-2018)·國外馬克思主義卷》為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
祝偉偉,傅慧芳,張樹華,賴海榕 編
“《國外社會科學》精粹(1978—2018)&rdqu…
高媛,張樹華,賴海榕 編
《精粹(1978-2018)·經濟與社會卷》為《國外社會科學》創(chuàng)刊40周年論文…
包御琨 著
“哲學社會科學智庫名家·貴州學術年會”的特點一是高度重視,精心…
張民省 著
《社會保障管理學新視野》立足中國社會保障管理實踐的國情,較為全面地介紹了…
湖南圖書館 著,湖南圖書館 編
本書系統(tǒng)梳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全國地方文獻工作取得的成就及積累的經…
宋云霞 著
本書采用問卷調查(隱喻分析)、課堂觀察和訪談等方法,對大學英語中師生的認…
孫鳳毅 著
從經濟報道轉變?yōu)樨斀泩蟮?,絕不是簡單的名詞轉換,而是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
廖秉宜 著
跨國廣告集團在華強力擴張,我國廣告產業(yè)高度分散、高度弱小,正面臨外資主導…
[英國] 埃里克.霍布斯鮑姆,[英國] 特倫斯…
許多我們認為由來已久的傳統(tǒng),實際上都是相當晚近的發(fā)明。 本書探索分析了這…
楊宜音,張慶鵬,寇彧 編
群際互動的過程隱含了不同規(guī)范、習俗和價值取向之間的對話與交融,同時也折射…
侯洪 著
這是新中國第一部對中法近現(xiàn)代詩學做整體性比較研究的學術性專著,它采用多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