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看到自己睡相”的日本人
第一章從瞬間的和平到“非常期日本”
1.瞬間的和平
2.九一八事變
3.“非常期日本”
第二章 “哈哈鏡”——革新官僚與電影法
1.電影法的前兆
2.革新官僚
3.評論家與思想統(tǒng)治
4.電影法
5.談心會組織機構的實踐
6.革新官僚的信念
第三章 風靡一時的“文化電影”
1.七七事變的爆發(fā)與新聞電影
2.七七事變初期的長篇紀錄電影
3.龜井文夫事件~
4.引起議論的東寶軍事紀錄片
5.委托電影的崛起與衰退”
6.由電影法引發(fā)的文化電影期待
7.文化電影工作者
8.“純”科學與“暖昧”影像
9.宣傳問題
10.那么,輪到“現(xiàn)實”的問題了
第四章 七七事變與電影界
1.利益沖突
2.兩位導演的命運——山中貞雄和伊丹萬作
3.現(xiàn)代片的輝煌時期
4.詭辯和機關之神
5.七七事變與電影人
第五章 “人道主義”戰(zhàn)爭電影
1.同心同德——《五個偵察兵》
2.戰(zhàn)爭電影中的“人道主義”
3.《土地與士兵》和《坦克隊長西住傳》
第六章 “講大道理的時代結束了!”
1.精神主義電影宣言——澤村勉
2.熊谷久虎——《阿部一族》
3.澤村與熊谷——《上海陸戰(zhàn)隊》
4.《指導故事》
5.《八十八年的太陽》與《潛水艇一號》
6.精神主義女性和精力充沛的女性
7.上是天空、下是死亡
第七章 中國之夢
1.對于廣漠的不安
2.“王道樂土”的邀請
3.李香蘭與滿洲映畫協(xié)會
4.“描寫支那人!”
第八章 新的戰(zhàn)爭前夜
1.1940年——“奢侈是敵人!”
2.褲腰帶,勒得更緊了
3.1941年——“ABCD包圍”圈
4.《你和我》之特例
5.“可供民用的膠片一英尺也沒有!”
第九章 統(tǒng)治的內在化
1.誰的青春“無悔”呢?
2.巖崎昶進“豬籠”
3.“槍林中的舞蹈”
第十章 “打倒英美”——電影戰(zhàn)的開始
1.美國對“昏暗時日”的反應
2.日本電影人與“明確的戰(zhàn)斗目標”
3.連戰(zhàn)連勝期的電影——1942年
4.表現(xiàn)新的外部世界
5.“比支那事變時舒服多了!”
6.最終,全都成了“國策電影”
第十一章 “靈魂的進步”——新精神主義電影
1.《夏威夷·馬來近海海戰(zhàn)》——豪華戰(zhàn)爭片攝制的困難
2.精神主義在電影中的復活
3.軍國母親
4.被純粹的戰(zhàn)爭片降了格的英雄們
5.靖國神社的教義
6.“不提高人格,就不能提高生產力!”
第十二章 鼓舞士氣的娛樂電影
——太平洋戰(zhàn)爭中期
1.敵愾心——歷史片的新作用
2.“解放”電影和“反解放”電影
3.間諜電影
4.陸地戰(zhàn)電影
第十三章 鐵棺材封蓋
1.《戰(zhàn)地花開》——情報局的失策
2.電影評論的黃昏
3.“決戰(zhàn)非常措施綱要”之余波
4.文化電影的命運
5.漫畫電影的命運
第十四章 “一億特攻隊”和美軍登陸
1.神風驟起
2.火的暴風驟雨
3.神經戰(zhàn)
4.焦土
5.玉音
6.占領軍登陸
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