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志》體例分盛典、興建、舊跡、凈社、戒律、軌儀、僧伽、游集等八門。其與一般寺志不同者有三:一是卷一列“盛典”一門,記康熙、乾隆駕幸昭慶的情景。二是立“凈社”一門,敘宋太宗淳化間寺僧省常慕廬山慧遠結白蓮社而發(fā)起結“凈行社”,一時樞機大臣、臺閣名士參預者百余人,而一般士庶不下千余人,可謂盛況空前。而越五百年后,明寺僧覺海又發(fā)起成立了“放生社”,是乃繼凈行社之風,且有相當規(guī)模。三是設“戒律”和“軌儀”二門,備述釋氏內部的種種法規(guī)程式,此中的清規(guī)戒律五花八門,自非外界所能盡曉者。本書根據清光緒八年(1882)的錢塘丁氏重刊本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