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家
茅盾與北京大學五四文學社 | 3
文學巨匠 青年楷模
——韋韜談父親茅盾 | 8
巴金不笑 | 11
無主題變奏曲
——巴金父女與沈從文夫婦談話錄 | 16
憶周揚 | 23
用生命把愛的燈點燃
——憶世紀老人冰心 | 25
敢為常語談何易
——憶戲劇大師曹禺 | 35
艾青先生的題贈 | 41
獨立的奇樹
——沈從文先生 | 43
松柏臨冬色不寒
——與胡風先生晚年交往拾零 | 47
魯迅戰(zhàn)友曹靖華 | 55
追求真理的飛蛾
——丁玲 | 58
夏衍的錚錚鐵骨 | 61
如火詩翁
——憶臧克家先生 | 67
憶葉圣老 | 70
旗幟鮮明的林默涵 | 73
平凡人的微笑
——記蕭乾先生 | 78
大學者的小故事
——錢鍾書先生晚年與我的交往 | 93
書生意氣 文人本色
——憶周而復先生 | 103
羅大岡先生的謹慎與無奈 | 110
坦誠的唐弢先生 | 116
誠信的姚雪垠先生 | 123
五四猛將楊晦談青少年時代 | 126
瑣憶《紅旗譜》作者梁斌 | 130
“三家村”的幸存者
——廖沫沙 | 134
惜花使者卞之琳 | 138
曾任馮玉祥國文教師的吳組緗先生 | 143
兼容華梵仰宗師
——憶季羨林先生對我的提攜 | 149
相逢意氣重于山
——憶吳祖光先生 | 156
改行為金文字學家的駱賓基 | 160
“四人幫”中有三個人歷史上同我都有關系
——于伶如是說 | 168
我與梁羽生大師的一面之緣 | 170
書畫家
靈犀一點 精神萬古
——憶劉海粟大師 | 174
雕塑是造型藝術中的詩
——憶雕塑大師劉開渠 | 183
造化之子
——憶吳作人大師 | 191
絕少當場作畫的李可染大師 | 198
藝術大師常書鴻與蔡若虹 | 201
啟功先生寫真 | 203
海色秋高日觀峰
——國畫大師何海霞 | 212
吳冠中先生的憤怒 | 217
董壽平談中國畫 | 220
附 董壽平談話錄 | 225
丹青不知老 壯志寫河山
——嶺南派國畫大師黎雄才 | 228
溥杰先生的淡泊 | 230
華君武的嚴謹和幽默 | 233
版畫大師王琦 | 236
黃山一岳歸來后 提筆難忘始信峰
——憶梁樹年先生 | 241
藝術只有通過友誼而常存
——憶國畫大師程十發(fā) | 244
開宗立派的山水畫大師白雪石 | 247
十八般武藝無所不能的黃永玉 | 251
小丁畫像 | 256
歐陽中石的另一面 | 258
書法大家黃苗子 | 263
皇族畫家溥松窗 | 269
齊派藝術集大成者婁師白 | 274
紅色南瓜情結
——馮其庸先生的畫和手札 | 280
老舍夫人胡絜青逸事 | 284
相融相輔歸大化
——記國畫大師李燕先生 | 289
附錄 沈從文的小姨子張充和女士 |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