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涼山項目的啟動 彝族政治家伍精華 貧困的連鎖反應 比識字率更重要的是識自率 乘坐夜行列車奔赴涼山 巡訪地處海拔2800米高的村落 無一物無盡藏 何謂最好的發(fā)展 訪問民族中學 校長的眼神 教育援助項目的啟動第二章 探索自立援助之路 石油危機帶來的思考 三十八歲的危機 轉機的到來 站在將來世代的立場上 一枚100元日幣可做的事 為什么女性種植的樹可以生根、成活 “自立森林”項目 三輪清凈心第三章 三個留學生 中草藥農園的構想 茹楊:在某個講座上的邂逅 感悟人生 架起與涼山結緣的橋梁 在涼山招募留日學生 阿蘇解放:出生在大山深處的村落 最艱辛的大學時代 與教育援助項目的邂逅 阿胡木呷:哥哥帶我上小學 學習、教授彝族文化 彝族的出生年月日 如何彌補落差 要把在日本的所學帶回國 涼山山村教育促進協(xié)會的成立第四章 摸索種植中草藥 與垣本氏的結緣 發(fā)生在成都的事情 涼山信賴農園的誕生 啟動的信賴農園項目 播下種子,放飛夢想 開始嘗試種百合 被大雪覆蓋的村莊 栽培的困惑 一個靈感的閃現(xiàn) 希望之種的接替第五章 向種植越光稻挑戰(zhàn) 讓涼山州長品嘗越光米飯 種植大米與普及教育 第一道難關 種植基地的篩選 取得有機JAS認定 嚴格的標準 說服村里的人們 阿胡所在的村子 有趣的稻種篩選 第一次插秧 阿胡木佳:村里的長老 被停電了五年第六章 獲得有機JAS的認定和“喜德之光”的誕生 祈禱的日日夜夜 促進村里每一位村民的認識 水質出了問題 翹首盼望的水稻收割 村里通電了 地地道道的越光稻 “喜德之光”的誕生 有機JAS的認定第七章 通往自立之道 與伍精華再會 越光米推銷到國內外 蓋起房子的萬元戶 讓孩子們上學的萬元戶 對環(huán)境意識的改變 建立新的管理模式 培養(yǎng)他人“希望做的事” 看上去繞遠,其實是條捷徑 送上健康和幸福的工作 另一個支柱:蕎麥的種植 令專家們感到驚奇的蘆丁含有量第八章 架起通往將來世代的橋梁 活在嚴峻現(xiàn)實中的孩子們 看到了“希望之星” 讓天賦開花結果 夢寐以求的職業(yè)班 職業(yè)班的成效 把工作和學習結合起來 成為培養(yǎng)將來世代的土壤 靠人們的良知綴成的物語附錄 矢崎勝彥公益行巡禮作者后記 建立涼山圣地圣人的構想譯者后記 心中有“道”,腳下才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