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人物篇
大團徐氏宅第
杜重遠與《新生》周刊
亨達利和亨得利
匯豐銀行的買辦世家
李平書和警鐘樓
林則徐與上海
上海老城廂內的王一亭故居--梓園
上海棉布與黃道婆、丁娘子
蘇局仙與臺灣三毛
張嘯林的鶴脛簫
荀慧生成名在上海
元代上海水利家任仁發(fā)
張鑒庭七進上海
民俗篇
“電話聽筒”與“十三點”
“手巾”一詞源于上海
“蹺腳沙遜”與新沙遜洋行
“云間”也是上海別稱
《新華日報》上海版
百年前的“荷蘭水”
包飯作與盒飯
城隍廟五香豆史話
滬地西菜館
滬劇小史
滬上第一座鋼架橋
滬上早期的電車和公共汽車
滬上最早的一家中藥店
上海的粥店
舊上海華界的禁賭
舊上海拒吸洋煙運動
舊時的中介商--米行
老虎灶與清水盆湯
老上海的“好萊塢”感覺
老上海的花朝節(jié)
履業(yè)公所
清代上海乞丐辦公樓
上海城隍老爺是浦東人
上海城隍廟為何稱“老”
上海地名中蒙受的恥辱
上海首個錢業(yè)公所
上海王大吉臭豆腐干
……
地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