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君臣問道
高風亮節(jié)話楊喬/翁本忠
駱俊拒絕袁術要糧/翁本忠
駱統(tǒng)助孫權割據(jù)江東/翁本忠
刺史朱幼應對魏孝文帝/翁本忠
樓偃為梁武帝平蠻守疆/翁本忠
王彥超受重于帝王/翁本忠
徐僑受知宋理宗/翁本忠
朱元璋與傅藻/趙曉青
王袆為明太祖赴難/翁本忠
太醫(yī)院判商節(jié)/楊為國
“河神”十年忠孝淚 大禹遺風揚天下/鮑川
風云際會
梁武帝受菩薩戒/翁本忠
傅大士三見梁武帝/馮志來
陸遜、駱統(tǒng)與夷陵之戰(zhàn)/葛海有
王袆、宋濂修《元史》/翁本忠
龔永吉輔王驥/賈祥龍
金光屈事平南王尚可喜/翁本忠
戚繼光與義烏兵/張金龍
談遷遇朱之錫/吳潮海
高山流水
王安石與義烏名僧贊元的儒僧情緣/劉國進
陳亮與烏傷四君子/葛海有
朱熹親授徐僑理學/翁本忠
朱丹溪千里求師/馮漢龍
雙“溪”交匯傳佳話/張金龍
黃溍識知高則誠/翁本忠
趙孟頫贊黃浯/王雪虹
朱一新錄取梁啟超/徐亞萍
陳無咎與孫中山等名人的交往/何恃堅
“得弟勝得百萬金”
——楊效春與陶行知/吳潮海
馮雪峰和丁玲的特殊情誼/王增如
徐志摩與何家槐的師友摯情/趙曉青
當?shù)粑餮b付飯錢/周允中
《家慶圖》與師生情/楊南山
溫梓川受教馮三昧/溫梓川
胡適造就“明史研究第一家”/李輝
懷念恩師沈從文/黃能馥
漫漫人生路悠悠同道情
——潘天壽與朱恒的友誼/徐敢
巨擘之接
陳望道與中共領袖們/徐敢
吳晗與國家領導人的交往/何恃堅
楚圖南和吳晗交往片段/楚澤涵
馮雪峰與領袖毛澤東/吳潮海
馮雪峰與周恩來/李士俊
駱驥和偉人們/王圣潮
義烏“小和尚”與國家領導人的真情故事/龔獻明
一曲心歌憶總理/譚麗娟
宋慶齡教他認生字/黃克庭
智囊樓繼偉/蕭政群
吳高清書贈江澤民/王凌
聽汪道涵暢談上?!。崽彀?br />肝膽相照
宗澤義釋岳飛/金善富
義薄云天
——王紳、王徐父子與宋濂、方孝孺師生/翁本忠
吳琳謙與皖浙大起義/徐敢
一件不尋常的長衫
——憶馮雪峰和瞿秋白的友誼/海宇
馮雪峰和魯迅/彭定安馬蹄疾
父親聞一多與吳晗的友誼/聞立雕
關于朱自清不領美國“救濟糧”/吳晗
吳晗與蔡希陶的摯友情/王煊城
文化旅途
自能明似鏡何用曲如鉤
——駱賓王與唐初名流交往錄/駱祥發(fā)
朱一新駁康有為/趙曉青
亦爭亦盟的教育先驅/楊南山
魯迅贈書尹庚/鮑川
陳望道和魯迅/彭定安馬蹄疾
記與陳望道先生會晤/臧克家
父親金性堯與陳望道的忘年交/金文男
忘不卻的紀念/陳伯吹
學者之間的直與謙/穆易
仍有馨香留人間
——陳棍與經亨頤聯(lián)姻佳事/傅根洪
“何徐事件”的內幕/溫梓川
患難與共的日子/王依夏
筆墨丹心
最初和最后的寓言/黃永玉
寬厚的人,并非孤寂的作家
——關于沈從文的為人和作品/王西彥
冬天里的回憶
——關于艾蕪和沙?。鯐悦?br />軟硬都是真話——巴金與王西彥的患難情/潘愛娟
那一注熱情的目光/俞天白
與孫犁的書信緣/俞天白
難忘荒煤/俞天白
回想魏?。踬t根
王愿堅對我如是說/王賢根
與廖沫沙在一起的日子/方竟成
周而復的三個題簽/王正良
大師的風采/王正良
與啟功大師共事/王景芬
一片愛心筆墨間/楊達壽
一個河畔的童話及其他/許江
金松壽幸事/駱斌
楊達壽與三位百歲大師的交緣/楊達壽
嚴濟慈印象/方競成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