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0.1 牧草種子在我國草地畜牧業(yè)和國土治理中的地位
0.2 種子的含義
0.3 牧草種子學的概念及研究內容
0.4 我國牧草種子科學研究與實踐的發(fā)展
0.5 牧草種子產業(yè)的現狀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第1章 牧草種子的形態(tài)與解剖特征
1.1 牧草種子的解剖結構
1.2 牧草種子的形態(tài)特征
1.3 牧草種子的分類
參考文獻
第2章 牧草種子的化學成分和組成
2.1 牧草種子中的營養(yǎng)成分
2.2 牧草種子的酶、激素及色素
參考文獻
第3章 牧草種子的形成發(fā)育
3.1 牧草開花、傳粉、受精
3.2 牧草種子的發(fā)育過程
3.3 牧草種子形成發(fā)育過程中的物質變化
3.4 牧草種子的成熟
參考文獻
第4章 牧草種子的休眠
4.1 休眠的概念和意義
4.2 牧草種子休眠的類型
4.3 種子休眠機理
4.4 打破種子休眠的方法
參考文獻
第5章 牧草種子的萌發(fā)
5.1 牧草種子的萌發(fā)過程
5.2 牧草種子萌發(fā)的生理生化基礎
5.3 牧草種子萌發(fā)期間的呼吸強度及呼吸商
5.4 牧草種子萌發(fā)的條件
參考文獻
第6章 牧草種子檢驗
6.1 牧草種子檢驗的意義
6.2 扦樣
6.3 凈度分析與其他植物種子數的測定
6.4 發(fā)芽試驗+
6.5 生活力測定
6.6 水分測定
參考文獻
第7章 牧草種子活力
7.1 種子活力的概念及意義
7.2 種子活力的生理生化基礎
7.3 種子活力的測定
參考文獻
第8章 牧草種子生產
8.1 牧車種子產量
8.2 牧草種子生產地區(qū)的選擇
8.3 牧草種子生產的田間管理
8.4 牧草種子的收獲與加工
參考文獻
第9章 牧草種子審定
9.1 種子審定的意義
9.2 牧草種子審定資格及等級
9.3 種子審定的標準和要求
9.4 牧草種子審定程序
9.5 野生植物種子的審定
參考文獻
第10章 牧草種子的貯藏
10.1 牧草種子的壽命
10.2 牧草種子的貯藏原理
10.3 牧草種子的貯藏管理技術
參考文獻
第11章 牧草種子的經營與管理
11.1 牧草種子公司的經營管理
11.2 牧草種子經營中的經濟合同
11.3 牧草種子的行政管理
參考文獻
附錄部分植物中文、拉丁文名稱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