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鎳冶金概況及技術發(fā)展
1.1 概述
1.2 金屬鎳
1.2.1 金屬鎳的性質
1.2.2 鎳的化合物
1.2.3 鎳礦石及選礦
1.3 鎳火法冶煉技術的發(fā)展
1.3.1 世界鎳冶金發(fā)展概況
1.3.2 我國鎳冶金的發(fā)展
1.3.3 金川集團公司的發(fā)展
2 閃速爐物料制備
2.1 物料干燥的概況
2.1.1 精礦的物理特征
2.1.2 精礦的干燥
2.2 精礦氣流干燥系統(tǒng)
2.2.1 氣流干燥工藝
2.2.2 氣流干燥工藝流程
2.2.3 氣流干燥工藝配置
2.2.4 生產實踐
2.2.5 常見故障的判斷與處理
2.3 熔劑加工系統(tǒng)
2.3.1 磨礦概論
2.3.2 磨礦過程的基本理論
2.3.3 熔劑加工工藝流程
2.3.4 生產控制及工藝配置
2.3.5 常見故障及處理
2.4 粉煤制備系統(tǒng)
2.4.1 粉煤制備
2.4.2 工藝流程
2.4.3 工藝配置
2.5 上料系統(tǒng)和返料破碎系統(tǒng)
2.5.1 概述
2.5.2 工藝流程
2.5.3 工藝配置
2.5.4 常見故障的判斷與處理
2.6 排煙收塵系統(tǒng)
2.6.1 概述
2.6.2 工藝流程
2.6.3 工藝設備
2.6.4 工藝配置
2.6.5 生產實踐
2.6.6 常見故障的判斷與處理
3 閃速熔煉
3.1 閃速爐工藝基本原理
3.1.1 閃速熔煉
3.1.2 爐渣貧化
3.2 閃速爐工藝流程
3.2.1 概述
3.2.2 工藝流程
3.3 閃速爐工藝配置
3.3.1 閃速爐爐體結構
3.3.2 配加料系統(tǒng)
3.3.3 熱風系統(tǒng)
3.3.4 燃油系統(tǒng)
3.3.5 水冷系統(tǒng)
3.3.6 電極系統(tǒng)
3.3.7 排煙系統(tǒng)
3.3.8 沖渣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
3.4 閃速爐生產實踐
3.4.1 開爐
3.4.2 生產
3.4.3 檢修
3.5 閃速爐常見故障的判斷與處理
3.5.1 反應塔故障
3.5.2 精礦噴嘴喉口部結瘤
3.5.3 沉淀池凍結層失控
3.5.4 上升煙道料壩
3.5.5 貧化區(qū)表面結殼
3.5.6 上升煙道結瘤
3.5.7 油槍霧化效果差
3.5.8 沉淀池熔體面過高
3.5.9 重油壓力突然下降
3.5.10 水冷元件漏水
3.5.11 電極故障
3.5.12 風根秤下料量不穩(wěn)定
3.5.13 配、加料刮板故障
3.5.14 系統(tǒng)停電
4 轉爐吹煉
4.1 基本原理
4.1.1 吹煉反應
4.1.2 吹煉過程的熱化學及熱制度
4.1.3 高鎳锍緩冷
4.2 工藝流程
4.2.1 概述
4.2.2 工藝流程
4.3 轉爐的工藝配置
4.3.1 爐基
4.3.2 爐體
4.3.3 加料系統(tǒng)
4.3.4 送風系統(tǒng)
4.3.5 排煙系統(tǒng)
4.3.6 傳動系統(tǒng)
4.3.7 控制系統(tǒng)
4.4 生產實踐
4.4.1 開爐
4.4.2 生產
4.4.3 檢修
4.5 常見故障判斷及處理
4.5.1 工藝故障
4.5.2 系統(tǒng)故障
5 轉爐渣貧化
5.1 轉爐渣貧化基本原理
5.1.1 基本原理
5.1.2 能量轉化及傳輸
5.2 轉爐渣貧化工藝流程
5.2.1 概述
5.2.2 工藝流程
5.3 工藝配置
5.3.1 貧化電爐爐體
5.3.2 配、加料系統(tǒng)
5.3.3 水冷系統(tǒng)
5.3.4 電極系統(tǒng)
5.3.5 排煙系統(tǒng)
5.3.6 渣水淬系統(tǒng)
5.4 生產實踐
5.4.1 開爐
5.4.2 生產
5.4.3 檢修
5.4.4 停爐
5.5 常見故障判斷及處理
5.5.1 電極事故
5.5.2 包爐漏爐事故及處理
5.5.3 水冷系統(tǒng)故障
5.5.4 翻料事故
復習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