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莎巴羅》成書于傣歷354年,即公元992年的北宋年間。它反映的是古代傣族社會由部落到部落聯盟轉變這樣一個歷史時期,勐嘎西納與勐班加兩個部落之間的矛盾和戰(zhàn)爭。長詩以王子和公主的愛情糾葛為主線,在南傳佛教逐步取代原始宗教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展示了從原始部落制向封建領主制轉變時期傣族古代社會生活的廣闊畫面,真實反映了傣族社會政治制度、經濟形態(tài)、宗教信仰、倫理道德、禮儀習俗等社會風貌,生動描繪了古代社會的的政治斗爭和宗教斗爭,深刻揭示了南傳佛教作為一種先進的社會思潮,在傣族社會扎根生長的曲折而漫長的過程,再現了南傳佛教與傣族原始宗教之間復雜而激烈的沖突斗爭,歌頌了南傳佛教的基本思想和精神,表達了傣族人民崇尚和平,追求幸福,熱愛自然,祈望正義占勝邪惡的美好愿望,堪稱一部氣勢磅礴的史詩作品?!稙跎土_》成功塑造了代表原始宗教和代表南傳佛教的兩個文化英雄人物,性格鮮明,栩栩如生。整部作品故事完整,情節(jié)曲折,語言優(yōu)美,集傣族古代神話、傳說、詩歌之大成,在敘事抒情以及詩藝技巧上,體現了傣族傳統詩歌的主要藝術特征,具有濃郁傣族文學色彩和較高的文學藝術價值。 長詩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亂世梟雄篇》,從第一章至第三十三章,第二部分為《英雄愛情篇》,從三十四章開始至五十七章,第三部分是《戰(zhàn)爭風云篇》,從五十八章開始至七十五章故事結束。\推 薦 \《烏莎巴羅》作為我國南方民族最重要的英雄史詩,在民間流傳一千多年,在歷史上從未有正式文本面世,這是傣族文學發(fā)展史上的重大空白。因此,《烏莎巴羅》一旦獲得整理出版,毫無疑問,對于傣族文學史具有填補空白、改寫歷史的重大意義,也是我國民族文化遺產挖掘、搶救、保護和傳承上的一項重要成果,將成為我國民族文化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而載入史冊。對《烏莎巴羅》的整理出版以及全方位的保護和研究,對于深圳建設文化大市是一個重要支撐。同時,《烏莎巴羅》作為具有千年歷史的珍貴文化遺產,有著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經由全面地遺產保護和開展國內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深圳市將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在時機成熟時,聯合西雙版納自治州政府共同申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梢哉f,《烏莎巴羅》是一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項目,其社會效益是巨大的,是真正的文化傳承,而且具備走向世界的價值,可以發(fā)揮促進世界文化交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