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馬西婭?塔克)
引言:這個畫面怎么回事?(布賴恩?沃利斯)
第一章 圖像作者批評
彼埃爾?梅納爾:《堂吉訶德》的作者(喬治?盧斯?博爾赫斯)
前衛(wèi)的原創(chuàng)性:后現(xiàn)代主義的復制(羅莎琳德?克勞斯)
為了未來革命的寫實主義(凱西?艾克)
第二章 拆解現(xiàn)代主義
安迪?沃霍爾的崛起(羅伯特?休斯)
先鋒電影之后(J.霍伯曼)
藝術攝影之后的攝影(阿比格爾?所羅門-戈多)
重審現(xiàn)代主義批評(瑪麗?凱利)
第三章 繪畫的爆發(fā)
權威人物 密碼回歸:歐洲繪畫表現(xiàn)的回歸(本雅明?布赫洛)
“激進分子”的高射炮:以反德國新繪畫的美國為例(唐納德?庫斯皮特)
最后的出路:繪畫(托馬斯?勞森)
第四章 后現(xiàn)代主義理論的建立
從作品到文本(羅蘭?巴特)
圖畫(道格拉斯?克林普)
主題:后(哈爾?福斯特)
寓言的沖動:朝向后現(xiàn)代主義的理論(克雷格?歐文斯)
第五章 大眾媒體的虛構
進步與烏托邦的對決,或是我們能想象未來?(弗雷德里克?詹姆遜)
擬像先行(讓?鮑德里亞)
景觀之蝕(喬納森?克萊里)
第六章 文化政治
作為生產者的寫作者(瓦爾特?本雅明)
觀者、買家、畫商和制作者:關于受眾的思考(瑪莎?羅斯勒)
特洛伊木馬:行為藝術和權力(露西?R.利帕德)
第七章 性別差異權力
視覺愉悅和敘事電影(勞拉?穆爾維)
“對差異的某種拒絕”:女性主義和電影理論(康斯坦斯?龐萊)
再現(xiàn)與性征(凱特?林克)
主體與權力(米歇爾???拢?br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