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與權威的雙向博弈: “利維坦困境”的政治學源起
一、爭論紛呈的霍布斯政治哲學
二、利維坦的基礎:安全與恐懼的本能
三、利維坦的烏托邦:維護臣民的自由權利
四、利維坦的困境:秩序非犧牲自由不可嗎?
五、霍布斯與憲政民主體系及其國家觀
性的欲望與憲法權利:對消極自由的“開放社會”檢視
一、被性欲書寫的自由歷史
二、性欲究竟是哪一種自由?
三、前、后現(xiàn)代派“程度深刻”在哪?
四、憲政民主社會如何反對“亂倫”?
構建有教堂的“開放社會”:《論美國的民主》的法社會學闡釋
一、基督教文化情境中的近代西方自由主義
二、中庸性審慎與決斷: “開放社會”政治與宗教的滲透式分立
三、法政系與啟蒙系的分野:多數(shù)暴政的另一層預止之道
四、有教堂的“開放社會”:超越消極自由與積極自由
基督教正義一元論的實現(xiàn):基于法政史學的一種敘述,
一、西方法政理論的邏輯起點:基督教律法與恩典的整全關系
二、 “開放社會”的倫理結構:善一元論與正義一元論的分野
三、公民不服從催生政教分立:新教改革塑造法政國家體制
四、教會動員推動全民訓政:共同信仰引領公共操練
五、對伯林多元論的一個反思:一元多樣主導下的多樣格局
正義的歷史性、層次性與小共同體經驗,
一、基督徒千瘡百孔的政治參與史
二、 “一體化的法學”敘述背后的正義一元論
三、陷入“羅素悖論”的多元主義敘述
四、知識分子如何對待小共同體的價值訴求
從顯性道德到隱性道德: “朱學勤困境”的法哲學分析
一、專制極權制度的不道德與憲政民主制度的道德
二、從“兩種自由”的中庸到“兩種道德”的區(qū)分
三、政治生活中顯性道德轉變?yōu)殡[性道德的幾種路徑
四、轉型中國法治與道德整全關系的建構與文明困境
正義一元論的多路徑衍變:法治認同立體培育之分析,
一、一元主導的多樣格局:沒有終結的歷史進程
二、主義信仰小共同體化:公共取向的理性過濾
三、問題意識和層次意識:轉型時代的法政思維
四、當代法治的立體培育:司法正義的全民共識
市場自由、社會公正與司法正義: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正義一元論
一、小共同體體系與資本主義發(fā)展:法學家對社會學家的一段學術批評
二、勞工階層抗爭與資本的文明化:公正評價各種社會主義思潮及運動
三、自主交叉性小共同體與公正的可落實:市場共同體與其他共同體的互動
四、何種法律體系最適合于市場經濟體系:信仰法治正義一元論的政治原則
五、宗教文化與市場選擇的一種對應關系:為何我們看上去風馬牛不相及?
從民本想象到正義建構:中國現(xiàn)代性變遷的雙重困境分析
一、民本想象:古代中國的千年之夢
二、儒家體系:德性正義與自相似性
三、司法正義:說是民本,看似人本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