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第1篇 鑄造工藝
第1章 鑄造工藝過程概要
1.1 砂型的種類及其特點
1.1.1 黏土砂型
1.1.2 水玻璃砂型
1.1.3 樹脂自硬砂型
1.2 造型
1.2.1 手工造型
1.2.2 普通機器造型
1.2.3 水平分型高壓造型
1.2.4 垂直分型無箱高壓造型
1.2.5 其他造型方法
1.3 制芯
1.3.1 砂芯的分級
1.3.2 砂芯的基本結構
1.3.3 手工制芯
1.3.4 機器制芯
1.3.5 熱芯盒制芯
1.3.6 制造殼芯
1.3.7 冷芯盒制芯
1.4 鑄型的合箱與澆注
1.4.1 合箱
1.4.2 鑄型抬箱力計算
1.4.3 澆注鑄型
1.5 鑄件的落砂與清理
1.5.1 鑄件的落砂
1.5.2 鑄件的清理
1.5.3 鑄件的熱處理
1.5.4 鑄件的涂裝
1.6 鑄件質量檢驗與缺陷修補
1.6.1 鑄件質量的概念
1.6.2 鑄件缺陷分析
1.6.3 鑄件質量檢驗
1.6.4 鑄件缺陷的修補和矯正
第2章 砂型鑄造工藝設計基礎
2.1 鑄件的凝固方式與鑄件質量的關系
2.1.1 鑄造合金的凝固方式
2.1.2 影響凝固方式的因素
2.1.3 凝固方式與鑄件質量的關系
2.1.4 灰鑄鐵和球墨鑄鐵的凝固方式
2.2 鑄件的收縮與收縮缺陷
2.2.1 鑄鋼、鑄鐵的收縮
2.2.2 鑄件凝固以后的線收縮
2.2.3 縮孔和縮松
2.2.4 消除縮孔類缺陷的途徑
2.2.5 鑄件的熱裂和冷裂
2.2.6 鑄造應力
2.3 鑄件中的氣體和非金屬夾雜物
2.3.1 鑄件中的氣體
2.3.2 鑄件中的非金屬夾雜物
第3章 鑄造工藝設計總體考慮
3.1 工藝設計的依據(jù)
3.1.1 了解客戶的要求
3.1.2 熟悉企業(yè)的具體生產條件
3.1.3 對該項產品的生產作概略的經濟分析
3.1.4 節(jié)能和環(huán)保
3.2 設計內容和程序
3.3 審查零件結構的鑄造工藝性
3.3.1 從避免缺陷方面審查鑄件結構
3.3.2 從簡化工藝方面改進零件結構
3.4 造型、造芯方法的選擇
3.5 澆注位置的確定
3.5.1 澆注位置應有利于所確定的凝固順序
3.5.2 鑄件的重要部分應盡量置于下部
3.5.3 重要加工面應朝下或呈直立狀態(tài)
3.5.4 使鑄件的大平面朝下,避免夾砂結疤類缺陷
3.5.5 應保證鑄件能充滿
3.5.6 避免用吊砂、吊芯或懸臂式砂芯,便于下芯、合箱及檢驗
3.5.7 應使合箱位置、澆注位置和鑄件冷卻位置相一致
3.6 分型面的選擇 ……第2篇 造型材料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