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原名柳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人稱“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為他一生官職卑微,《宋史》、《東都事略》都沒有給他立傳,連清人陸心源作的《宋史翼》都沒有關注到此人,所以關于他的生卒年,便成了學界爭論不休的問題。一直作為大學文科教材的《中國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11月版)說他約生于987年(宋太宗雍熙四年),約卒于1053年(宋仁宗皇祜五年)。如果此說大致符合史實,柳永大概活了六十六七歲,在那個時代,算是得終天年了。何況他的《望海潮·東南形勝》、《早梅芳·海霞紅》等詞若真是投獻給孫沔的,那么他至少應該活到嘉祜元年(1056),到了“古來稀”的年齡。他父親叫柳宜,五代十國時曾為官于南唐,人宋后,終官工部侍郎。柳宜共有三個兒子,老大名叫三復,老二名叫三接,三變是柳宜最小的兒子。柳永雖然是福建人,但從小跟著父親在北方長大,所以廣義來說,他算是個北方人。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三說他“為舉子時,多游狹邪,善為歌辭。教坊樂工每得新腔,必求永為辭,始行于世,于是聲傳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