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年初,博士生鄒江江同學告訴我,法學院刑事法學科方向的部分博士生正在籌備出版一本刑事法學科方向的在讀博士生的學術文集,我由衷地為他們有著這樣的視野和思維感到高興和喜悅,但也有些許擔憂。以某一學校某一學科的在讀博士生為主體的學術論文集,目前在國內不能說沒有,但編纂這樣一本文集不僅需要一個龐大的博士生群體的支撐,同時這個群體還應具備良好的學術素養(yǎng)和凝聚力,并非易事。令人欣慰的是,他們克服了諸多困難,最終編定成集。今年4月,當鄒江江同學將已統稿定編的文集送我審閱,并邀請我為文集作序時,我欣然應允。 這本文集的作者皆是我院2008至2010級的在讀博士生。他們大多是80后的學子,年輕而富有朝氣。他們在汲取前人知識的同時也善于接受新鮮事物,思維敏捷,精于研析,刻苦勤奮,樂于治學。這本文集,是他們在科研和學習過程中所思所想的結晶,蘊含了這些學子的心血。 縱覽文集,我發(fā)現學生們研究涉獵的領域十分廣闊,從犯罪論和刑罰論到刑法個罪,從刑法史到犯罪學,從國內刑法到國際刑法,刑事法諸領域均有所涉及。研究方法也多元化:既有歷史研究方法,又有現實研究方法;既有理論研究方法,又有實證研究方法;既有對傳統理論問題的經院式研究,也有對社會熱點問題的前沿追蹤討論;既有對刑法基本問題的宏觀研究,也有對司法實踐疑難問題的微觀探索。文集體例的編排也頗具特點,總體上遵循了總論一各論一刑法史學和犯罪學的模式,但從總論和各論中獨立出“共同犯罪”和“體育刑法”兩個專題。這兩個專題都是若干刑事法學子共同研究的成果,研究相對深入,系列的多篇文章已經或即將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期刊上發(fā)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這一領域前沿性的研究成果,較為集中地反映了這些博士生的學術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