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相對論:光速是常量的第4次解釋》邊思考邊推導,對相對論進行了精細演繹、深入剖析和充分欣賞。而后,仍然沿用愛因斯坦的思想和方法,調換角色,站在反對者的角度,給相對論提出了諸多悖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彈簧悖論和質量悖論。最終,奇跡般給出了光速是常量的第4次解釋。值得深思的是,這個解釋從“質能不等效”?。ㄟ@是和相對論截然相反的)出發(fā)同樣得出了“質能公式”、“能動公式”和“光子的能動公式”,從而在實用上能夠完全取代相對論。排他性檢驗結出了迷人的碩果。頃刻間風云突變,相對論是否正確,立即成了一個必須重新面對的問題。但是.由于作者既不想片言折獄地反對相對論,也不想人云亦云地迷迷糊糊擁護相對論,而是只想弄清真相,因此,維護相對論時作者不遺余力,質疑相對論時作者則絞盡腦汁。但是,究竟鹿死誰手,本書給出了一個具有可操作性的判決性實驗——本書把它稱為“Ball—ping實驗”,又名“一桿能稱相對論的秤”,即“光散射收斂效應”,讓實驗來決定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