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國傳統(tǒng)知論的現(xiàn)代審視
02儒門空虛聚語 洗心洞劄記…
03唐君毅文化哲學研究
04明倫弘愿:北朝佛教與經(jīng)學…
05《道德經(jīng)》新注釋
06孟子思想在東亞及東南亞的…
07自然和人:近代中國兩個觀…
08曾子學刊(第六輯)
09盈科后進
10兩戴《禮記》工夫論與教化…
邵玉錚
本書是作者通過數(shù)年對《道德經(jīng)》賞析和研究的成果,內(nèi)容涵蓋了《道德經(jīng)》的原…
可購
李義奇
本書是一部闡釋儒家經(jīng)典《論語》的通俗著作。作者李義奇,是北京金融街資本運…
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 編
《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由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主辦,每年一輯,主…
程向東 譯注
《周易》以伏羲八卦為基礎,以乾、坤、震、艮、離、坎、兌、巽分別代表天、地…
李尚武 著
本書共分上下兩篇。其中,上篇《思想理論篇》,選取有代表性的先秦諸子如儒、…
郭萍
本書是作者建構“自由儒學”的第一本自選集,共收錄了二十…
董海勝 著
《〈道德經(jīng)〉新注釋》從哲學的高度、文學的深度、民本的廣度深入老子的內(nèi)心世…
黃鋼
本書系作者對孔子及《論語》研究多年的心得匯總體現(xiàn)。全書分上下二編,上編每…
徐國亮,劉松 著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家教和家風建設。本書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
許丙泉 著
站在當代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高度,對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孔子儒家思想進行全面深…
喬清舉
儒家哲學本質上是生態(tài)哲學,儒學追求的身心和諧、社會和諧都是以人與自然和諧…
陳輝宗
李贄是明代思想家、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他以孔孟傳統(tǒng)儒學的&ld…
郭連友
《孟子思想在東亞及東南亞的傳播與影響研究》收錄了中、日、韓、越學者的論文…
張宏斌主編
本書旨在深入研究儒家、道家的義理和發(fā)展史,探討儒家、道家在歷史上彼此影響…
吳怡
常年在美國教授《易經(jīng)》、儒家、道家、禪宗及中國哲學史等課程的吳怡教授,以…
任松峰著
“廉”是中華傳統(tǒng)倫理的重要范疇,也是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
陶清
暫缺簡介...
楊澤波
牟宗三是現(xiàn)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思想博大,義理艱深,在學界有很大影響,…
褚鎣
本書對論語作了用“心”翻譯與解讀。第一,用“…
涂立賢
綜觀明代老學研究現(xiàn)狀,明代老學史和老學個案研究雖然已經(jīng)取得不少成果,但對…
羅久
“理性的異化“”與“虛無主義的危機&…
周浩翔著
現(xiàn)代新儒家以重建儒學為己任,以心性之學作為儒學的根本精神之所在。而心性之…
紀有奎 著
作者認為《周易》的主題是人生,它集中概括了永恒的“人生&rdq…
呂酈著
鄧聯(lián)合著
作為道家學派的立宗者,老子深刻塑造了中國哲學的精神品格,但古今學界對《老…
愛新覺羅·毓鋆
《莊子日講》是根據(jù)毓老師課堂講授之筆記整理而成。毓老師解經(jīng)遵循儒家經(jīng)學傳…
《莊子》約成書于先秦時期。全書以“寓言”“重…
于述勝,周少明
本書系以“四書”為主要文獻依據(jù)、以“意義—感通”為思想主旨的先秦儒家教化…
《老子日講》是根據(jù)毓老師課堂講授之筆記整理而成。毓老師解經(jīng)遵循儒家經(jīng)學傳…
《易經(jīng)日講》是根據(jù)毓老師課堂講授之筆記整理而成。毓老師解經(jīng)遵循儒家經(jīng)學傳…
劉君祖
《系辭傳》中引用了不少孔子的論述,應當經(jīng)過了孔子以后儒家的整理,可以說《…
白彤東 著, 張寧博 等 譯
無論是在國家政治體制還是在全球治理上,自由民主之秩序都遇到了越來越多的挑…
孫玉祥
《周易象意》體例完整、內(nèi)容翔實,包括對《周易》原文的注釋、解析、通過觀象…
陳曉霞
本書為國內(nèi)孟子研究的最新學術成果結集,包第三屆國際青年儒學論壇征文參評論…
蔡宗齊主編,汪春泓本輯主編,鄭政恒執(zhí)行編…
《嶺南學報 復刊第十九輯》為《世說新語》研究專題,包含9篇專業(yè)論文,分別從…
張海君
《素書》被譽為“奇書”“天書”,共分…
鄧秉元 撰
本書系2011年出版的《周易義疏》一書的增訂版。本書反對傳統(tǒng)的象數(shù)易學及&am…
[日本]平田昌司 著,黃沉默 譯
本書為“古典新讀”系列第三輯作品《孫子》不過六千言,卻…
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編 著
《現(xiàn)代儒學》是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主編的輯刊,旨在推動儒家多元傳統(tǒng)的研究?!?/p>
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共安海鎮(zhèn)委員會 …
本書為三屆安海朱子文化研討會論文選編,匯集了全國數(shù)十位朱子文化研究專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