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當代文學大系》具有填補空白的拓荒意義,在黑龍江省還是第一次。它規(guī)模宏大,架構科學,具體分小說卷、詩歌卷、散文卷、戲劇文學卷、理論與批評卷、報告文學卷、兒童文學卷、曲藝戲曲卷、翻譯文學卷、影視文學卷、民間文學卷等,凡十一卷,八百余萬字。每卷前設有萬字左右的序言,對該卷所涵蓋的內容進行概述及評價。在具體作品編選時,編選者們秉承歷史和美學相結合的標準,從龍江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中仔細搜集、甄別、遴選,然后再通過多人集思廣益,比較、討論后定奪。這樣的選編方式,避免了那種一人獨斷的做法,既能夠清晰地體現龍江當代文學的歷史脈動,又具有了權威性、實用性和客觀性的特點。這套大系的編選,是對即將丟失、荒廢的龍江文學資料的及時“搶救”,更是一項重要的文化積累,它對建設邊疆文化大省、強省至關重要,意義深遠。它不僅可以向外宣傳、介紹龍江的當代文學,開闊文學愛好者的學術視野,為將來學術界撰寫科學、厚重、客觀、實事求是的龍江文學史乃至中國文學史,做必要的學術積累和階段性的準備。而且還能夠打破龍江評論界的寂寞,改變龍江當代文學被低估的狀況,回顧龍江當代文學的輝煌歷史,總結龍江文學在新時期崛起的經驗,確立龍江當代文學在全國文學版圖中的位置和地位,為進一步繁榮龍江當代文學提供創(chuàng)作和理論上的參照。